包含悖的词语
- 1、有悖:指某些所作所为或现象和人们认识到的常理相冲突、不一致。
- 2、奉行不悖:衣服都禁受不起,比喻体力衰弱。
- 3、诛悖:讨罚悖逆。
- 4、淫悖: 邪恶违道。
- 5、言行相悖:说话和行动不一致,互相矛盾
- 6、喧悖: 1.见"喧勃"。
- 7、凶悖: 1.凶恶悖逆。
- 8、邪悖:邪恶悖逆。
- 9、枭悖:犹叛逆。
- 10、相悖:相违背。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夫既曰无遂事矣,又曰专之可也……若相悖然,是何谓也?”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太公之鹰扬,伯夷之叩马,道并行而不相悖也。”清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庸俗之见以为列强环伺,群志未孚,专制行之,犹恐不济,况啟纷议之端,来解散之象,不与救时之旨相悖乎?”《人民文学》1978年第1期:“为了自己的前途,赖采成壮着胆子说了这几句相悖的话。”
- 11、无悖:没有背谬之行。
- 12、诬悖: 1.谓言不由衷和谬误无知。
- 13、违悖:违背。
- 14、顽悖: 1.愚妄悖逆。
- 15、讨悖: 1.惩治悖逆。
- 16、贪悖: 1.贪婪悖谬。
- 17、私悖: 1.邪曲而违反正道。
- 18、忍悖:残忍狂悖。
- 19、穷凶极悖:极端凶残悖逆。
- 20、逆悖:悖逆,叛乱。
- 21、迷悖:迷乱悖逆。
- 22、眊悖: 1.昏聩惑乱。
- 23、慢悖: 1.傲慢不逊。
- 24、乱悖:昏乱悖谬。
- 25、戾悖:亦作'悖盭'。 粗劣。 违逆;乖张。
- 拼音bèi
- 注音ㄅㄟˋ
- 笔划10
- 繁体悖
- 五笔NFPB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心,孛(bèi)声。本义:违反,违背)(2) 同本义悖其所辞。——《荀子·正名》。注:“违也。”毋悖于时。——《礼记·月令》。注:“犹逆也。”故新相反,前后相悖。——《韩非子·定法》(3) 又如:悖言(违逆之言);悖暴(背理凶暴);并行不悖(4) 掩蔽上悖日月之明。——《庄子·胠箧》。司马注:“悖,薄食也。”山野悖其心迹,烟雾养其神爽。——《上刘右相书》(5) 叛乱周成王, 管、 蔡悖乱, 周公东征。——《论衡·恢国篇》殄熄暴悖,乱贼灭亡。——《史记》形容词(1) 惑乱;糊涂足以喻治之所悖。——《荀子·正名》。注:“惑也。”先生老悖乎?——《战国策·楚策》(2) 又如:悖惘(昏聩了);悖耄(老朽昏庸)(3) 荒谬;谬误计有一二者难悖也。——《战国策·秦策》。注:“误也。”疏达而不悖。——《淮南子·原道》。注:“谬也。”以此任物,亦必悖矣。——《吕氏春秋·察今》(4) 又如:悖妄(荒谬狂妄)(5) 背谬,行不通守法而弗变则悖。——《吕氏春秋·察今》 [查看更多]
B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