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愧的词语
- 1、行不愧影,寝不愧衾: 行不愧影,寝不愧衾,俗语,拼音为xíng bù kuì yǐng,qǐn bù kuì qīn。意思是比喻为人行为光明,问心无愧。出自《宋史·蔡元定出自传》。
- 2、有愧:即有惭愧心之意。
- 3、心中有愧:指不幸之中也包含着产生幸运的因素。
- 4、自反无愧: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
- 5、于心不愧:在心里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 6、内省无愧:经过反省而问心无愧。
- 7、满面羞愧:感到羞耻和惭愧
- 8、受之无愧:得到奖励或荣誉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 9、受之有愧:觉得接受某种馈赠或奖赏心里惭愧。
- 10、问心有愧:问心有愧,汉语成语,拼音是wèn xīn yǒu kuì,意思是指做了对不住别人的事。
- 11、诈愧:假装羞愧。
- 12、余愧:不尽的愧怍。
- 13、于心无愧:在心里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 14、忧愧:忧伤或忧虑而且羞愧。
- 15、贻愧: 1.留下羞愧。
- 16、逊愧: 1.自责而惭愧。
- 17、羞愧: 羞愧xiūkuì (1) 自卑,惭愧 例 他的主动合作使我为说过的话感到羞愧 英 ashamed;abashed;mean
- 18、无愧: 无愧wúkuì (1) 没有什么对不起别人之处 例 于心无愧 英 feel no qualms;be worthy of;have a clear conscience
- 19、问心无愧: 问心无愧wènxīn-wúkuì (1) 心地光明坦白,毫无愧疚 英 have a clear conscience;feel no qualms upon selfexamination
- 20、痛愧:悲痛惭愧。
- 21、腆愧: 1.羞愧。
- 22、恬不知愧:安然处之,不以为耻,同“恬不知耻”。
- 23、讨愧:犹抱愧。
- 24、悚愧:惶恐惭愧。
- 25、折愧: 折辱,侮辱。
- 拼音kuì
- 注音ㄎㄨㄟˋ
- 笔划12
- 繁体愧
- 五笔NRQC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心,鬼声。本义:惭愧)(2) 同本义。同“媿”小则如愧。——《礼记·儒行》尚不愧于屋漏。——《诗·大雅·抑》不愧于人。——《诗·小雅·何人斯》虽颜惭未知心愧。——《魏书·列女传》纵上不杀我,我不愧于心乎?——《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能不愧老人之言否。——清· 周容《芋老人传》下恐愧吾师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兹游快且愧矣。——《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兼愧贵家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3) 又如:愧心(内心惭愧);愧悔(惭愧后悔);愧服(衷心佩服他人,自惭不如);愧灼(极言惭愧之意);愧天作人(上愧对天理,下愧对人事)(4) 折辱人;使羞惭昭王闻之,欲愧之以辞。——《战国策·齐策》(5) 又如:愧辱(羞辱)(6) 责人罪咎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礼记·表记》。注:“病、愧谓罪咎之。” [查看更多]
K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