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或的词语
- 1、智者千虑,或有一失: 见“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
- 2、愚者千虑,或有一得: 词语解释愚者千虑,或有一得[ yú zhě qiān lǜ,huò yǒu yī dé ]⒈ 见“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引证解释⒈ 见“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3、倘或: 词语解释倘或[ tǎng huò ]⒈ 。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中,表示假设关系,正句根据假设推出结论。与“倘”、“倘若”、“倘使”、“假如”、“如果”相当。多见于书面语。例倘或有了成绩,更应谦虚谨慎。英if; in case; provided that; in the event of;引证解释⒈ 假如;如果。引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一折:“倘或着他拿将去了,杀坏了俺两个怎了?”《红楼梦》第一〇八回:“他的病才好,倘或撞着什么,又闹起来,那可怎么处?”许地山 《债》:“倘或有人欺负你,说你这长那短,尽可以告诉我,我责罚他给你看。”国语辞典倘或[ tǎng huò ]⒈ 假使、如果。引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一折》:「倘或著他拿将去了,杀坏了俺两个怎了。」《文明小史·第一五回》:「倘或本人慢了些,洋人就替他动手。」英语if, supposing that法语si, en supposant que
- 4、或门: 词语解释⒈ 又称“或电路”。执行“或”运算的基本门电路。有几个输入端,只有一个输出端。只要输入中有一个为“1”电平时,输出就为“1”电平,只有当所有的输入全为“0”电平时,输出才为“0”电平。
- 5、一或: 犹言或者。
- 6、亦或:“亦或”曾经是一个古汉语组合,拆开来是“亦”和“或”两个文言虚词,可译作“也有的”“也有人”“也有时”。
- 7、线或:线路逻辑中的“或”和“与”
- 8、草或:草或「c ào huò」:[淄博方言]中文解释:使用恶俗、下流、猥琐的手段戏弄,逗弄,玩弄使人为难。
- 9、营或: 1.惑乱;迷惑。 2.火星的别称。
- 10、抑或: 抑或yìhuò (1) 或是;还是 例 不知他们是赞成,抑或是反对 英 or
- 11、闲或: 1.亦作"间或"。 2.偶尔;有时候。
- 12、毋或:不可。
- 13、无或:不要。
- 14、未或: 1.没有。
- 15、脱或:倘或。
- 16、傥或: 或许;恐怕。 假若。
- 17、庶或:或许,也许。
- 18、时或: 时或shíhuò (1) 有时;偶尔 例 断瓦残垣中间时或露出焦黄的破布碎片。——《第二次考试》 英 sometimes;occasionally
- 19、甚或: 甚或shènhuò (1) 甚至 例 岂但你我不清楚,甚或连他自己也莫名其妙 英 even
- 20、设或: 设或shèhuò (1) 假如 例 老兄设或能把门路走通,通得到赵护院那里,那便事半功倍了。——李 ??人《暴风雨前》 英 if
- 21、如或: 1.好像有。 2.如果有。 3.如果。
- 22、容或: 容或rónghuò (1) 也许——用在动词前,表示对动作、行为或情况的猜测或估计,相当于“也许”、“或许” 例 此车稍加修理,容或可用数年 例 你把这个道理再说说,容或有益 英 perhaps
- 23、若或: 1.假如,如果。
- 24、偶或: 间或;有时候。 犹言万一。
- 25、莫或: 1.没有。
- 拼音huò
- 注音ㄏㄨㄛˋ
- 笔划8
- 繁体或
- 五笔AKGD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代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囗(象城形),从戈(以戈守之)。表示以戈卫国。本义:国家。用本义时读yù)有人,有的——泛指人或事物或,有也。——《小尔雅·广言》或跃在渊。——《易·乾》殷其弗或乱正四方。——《书·微子》或群或友。——《诗·小雅·吉日》庶或饷之。——《礼记·祭义》或赐二小人酒。——《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或说处杀虎斩蛟。——《世说新语·自新》或立或卧。——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或坐或俯。或笑或哭。或饮或博。(2) 又如:或人(某人。不称名而暗指的人。有些人);或时(有时);或一,或种(某种);或日(某日,有一天)连词(1) 用作虚词 (1)∶表示选择或列举。如:或是(连词。表示选择或并列关系);或乃(或者。常用于句首表示变换叙述内容) (2)∶在不同或不相似的事物、状况或行动之间的一个抉择。如:有病或无病,他不都应该在这里 (3)∶近似、可疑或不肯定。如:在五天或六天之内 (4)∶两个词或两个短语同义、等义或替换的性质或尽粟一石。——唐· 韩愈《杂说》君实或见恕。——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或异二者之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或能免乎。——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2) 又如:跌下悬崖或峭壁(3) 表示假设。犹倘若,假使 。如:或若(假使,倘或)副词(1) 或许,也许。表示不肯定 。如:或是(或许;也许是);或恐(也许;可能);你仔细找一找,或能找到(2) 间或,有时或长烟一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或至相殴。——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3) 又如:或时(有时)动词(1) 通“惑”。迷惑夜半,而城上四面鼓噪,敌人必或。——《墨子·备蛾传》无或乎王之不智也。——《孟子·告子上》擅创为令,迷或其君。——《管子·回称》买则失实,卖则失理,其疑或滋益甚。——《盐铁论·错币》贫贱吾恐其或失也。——《大戴礼记·曾子制言》别从东道,或失道。——《汉书·霍去病传》惟恐或后。——清· 周容《芋老人传》(2) 又如:或或(迷惑。或,通惑);或乱(昏乱;惑乱);或疑(怀疑,疑惑;有人怀疑)语气词,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莫或兴之。——清· 黄宗羲《原君》莫或除之。 [查看更多]
H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