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招的词语

  • 1、招笑:方言。引人发笑。
  • 2、招教:学校招聘教师的考试。
  • 3、应招:  接受招聘、招工、招考等。
  • 4、妙招:妙招是于2009年07月27日创立的洗衣片品牌。
  • 5、阴招:不光明正大、搞阴谋诡计、背后给人下圈套、算计人,背地里害人,专干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 6、特招: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规定,对具有一定技艺特长,且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学生实行特定的招收政策,特长生可以享受一定范围内的降分招录的待遇。
  • 7、中招:中招,汉语词语,意思是是中国中原地区对中学毕业考试即高中入学考试(也即中举)的一种口语称谓。
  • 8、失信招祸: 1.世传公冶长。 2.能解百禽语.一日,有鸱。 3.来报,曰:“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肠!”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鸱是以怨之.居无何,鸱又来报如前.长复往,望见数人围一物而哗.长以为死獐,恐人夺之,遥呼曰:“我击死也!我击死也!”至,乃一死人.众遂逮长见邑宰。 4.宰审问长再三辩宰曰尔自言我击死也何为诈长无以对.-------------------。
  • 9、退招势: 丢脸。
  • 10、电招微商: 2016年由V&U分龄护肤品牌推出的微商模式,不同于传统微商主要凭借人脉关系的来进行销售,电招微商模式则是主要凭借电视媒体的广告头条来实现招募信息的投放与传递,实现品牌、产品、历史的大力宣传。
  • 11、统招:指参加高考由招办统一录取的概念。
  • 12、招财纳福:纳:享受。发财享福。
  • 13、扬招:扬手招车
  • 14、招贤下士: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份去结交。
  • 15、招降纳附: 《元史·来阿八赤传》:“今出兵分定其地,招降纳附,勿纵士卒侵掠。”
  • 16、招降纳款: 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明道》:“岂非招降纳款,开之以自新乎!”
  • 17、虚受益,满招损:虚: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
  • 18、谦受益,满招损:谦:谦逊,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
  • 19、招之不来:招:招呼。 听到招呼不过来。形容人个性强,不轻易听命于他人。
  • 20、招降纳顺:招收投降的人,接纳敌方归顺的人。
  • 21、招之不来,麾之不去: 招之不来,麾之不去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zhāo zhī bù lái,huī zhī bù qù,意思是形容人个性强,不轻易听命于他人。
  • 22、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zhāo zhī jí lái,huī zhī jí qù,意思是比喻随时听众召唤。也比喻指挥自如。
  • 23、一招制胜: 制胜:(动)取胜,战胜的意思。一招取胜的意思。
  • 24、从实招来: 从实招来cóng shí zhāo lái (1)招揽 例 从实招来顾客 英 canvass; solicit(customers)
  • 25、招抚: 词语解释招抚[ zhāo fǔ ]⒈  招安。例招抚荒散。英(of feudal rulers) offer amnesty and enlistment to rebels;引证解释⒈  招安,使归附。引《后汉书·贾琮传》:“琮 即移书告示,各使安其资业,招抚荒散,蠲復傜役。”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惠化》:“阎伯屿 为 袁州 时,征役烦重, 袁州 先已残破。 伯屿 专以惠化招抚,逃亡皆復。”明 刘基 《送章三益之龙泉序》:“镇守 宝定,招抚 松阳、遂昌。”清 昭槤 《啸亭续录·舒文襄公末节》:“然 川 楚 之役,初有欲招抚者,以致贼人蔓延日炽,反不如公之除莠务尽之善。”国语辞典招抚[ zhāo fǔ ]⒈  招降安抚。也作「招安」。引《后汉书·卷三一·贾琮传》:「琮即移书告示,各使安其资业,招抚荒散,蠲复傜役,诛斩渠帅为大害者。」《文明小史·第二四回》:「主意打定,半夜里起身,磨好了墨,立刻做了一个招抚义和团的折子,把义和团说得有声有色。」反挞伐 讨伐
  • 拼音zhāo
  • 注音ㄓㄠ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VKG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从手。召声,呼唤。本义:打手势叫人来)(2) 同本义招,手呼也。——《说文》招者,召也。以手曰招,以言曰召。——《楚辞·招魂序》招樊哙出。——《史记·项羽本纪》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荀子·劝学》(3) 又如:招迎(招呼使接待;招引迎接);招求(招引导求);招招(招呼的样子);招诱(招唤劝导);招护(招呼,关照);招应(招呼、理睬)(4) 招收;招募上招贤良。——《汉书·晁错传》(5) 又如:招拔(召来并加以擢用);招用(招收使用);招军(招募士兵)(6) 邀请招前日宾客。——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7) 又如:招宴(邀请参加酒宴);招要(招邀。邀请);招饮(招人宴饮)(8) 招致;招惹满招损,谦受益。——宋· 欧阳修《伶官传》引《书·大禹谟》招而不至。——汉· 贾谊《论积贮疏》招越蜀呔怪。——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9) 又如:招风惹雨(招惹是非);招风揽火(招惹是非);招尤(招致他人的怪罪或怨恨);招召(招来祸福);招振(招致擢用)(10) 招供,供认非法拷打,何罪不招!——宋· 胡太初《昼帘绪论》(11) 又如:招状(供状);招款(招状);招稿(招供的文稿);招承(招认;认罪或认错)(12) 逗引今夫赵女 郑姬,设形容,…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史记》(13) 又如:招蜂引蝶(比喻逗引异性)(14) 招抚;招安仕途捷径无过贼,上将奇谋只是招。——宋· 庄季裕《鸡肋篇》(15) 又如:招讨(招抚征讨);招慰(招抚);招怀(招抚)(16) 招揽 。如:招选(延揽选拔);招悦(招揽而使人乐从);招贤纳士(招引接纳贤士)(17) 摇动;挥舞船上把青旗只一招,芦苇里棹出一只小船。——《水浒全传》(18) 又如:招飐(招展)(19) 招赘;招婿他今日倒赔缘房,招你为婿。——元· 乔吉《金钱记》不争你要来我家,我孩儿要招个做杂剧的。——宋·无名氏《错立身》(20) 又如:不招(不当上门女婿);招嫁(招赘与出嫁)(21) 通“挢”(jiǎo)。举起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庄子·骈拇》操其觚招其末——《淮南子·主术》。注:“招,举也。”招八州而朝同列。——《汉书·陈胜项籍传赞》名词(1) 策略 。如:他回到下处,捉摸着下一招该怎样打法;绝招;妙招(2) 靶子万人操弓,共射其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本生》(3) 口供,供词 。如:长状短招都取定,克日良时要斩人(4) 旧时挂在酒店、饭店或商店门口,写明店名或用以招徕顾客的旗幡 。如:酒招(5)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