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拨的词语
- 1、拔拨: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动或挑动。
- 2、不可分拨:用以描述个人使用成本为零
- 3、挺拨:1、直立而高耸。亦形容高超出众。2、刚健有力。
- 4、破格提拨:破是超出的意思。破格指打破约束,不遵常规,常用在褒义。破格提拔:不遵常规选拔提升。
- 5、点拨: 点拨diǎnbo (1) 口∶指点;启发 英 give advice
- 6、紫叱拨: 1.骏马名。
- 7、指拨:[ zhǐ bō ] :〈动〉指定拨付。 [ zhǐ bo ] :1.指点;点拨。 2.发令调度。
- 8、支拨: 调拨;调遣。
- 9、遮拨:排斥;反对。
- 10、摘拨: 1.调派。 2.挑选。
- 11、玉拨: 用以约发的玉制首饰,形状如拨。
- 12、一拨: 谓一经拨开。 稍加指点。 一批;一组。
- 13、牙拨: 弦乐器的拨弦用具。多用象牙或骨、角制成,故名。
- 14、选拨:挑选调拨。
- 15、无拨: 1.方言。没得,没有。
- 16、头拨:明代景泰年间为防御蒙古所建精锐部队名。
- 17、铁拨: 1.弹拨弦乐器的工具。铁制而成﹐故名。
- 18、铁轮拨: 1.一种古代兵器。首尾有刃﹐用于马上格杀。
- 19、挑拨:故意挑弄是非,引起纠纷。
- 20、剔拨: 1.犹点拨,开导。 2.拨动。
- 21、唆拨:教唆挑拨。
- 22、送拨:方言。送给。
- 23、撒拨:侦骑四出。
- 24、钎拨:亦作“銲拨”。 即捍拨。弹奏琵琶用的拨子。
- 25、起拨:起驳,用小船将货物运至岸上。
- 拼音bō
- 注音ㄅㄛ
- 笔划8
- 繁体撥
- 五笔RNTY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手,发声。本义:治理)(2) 同本义撥,治也。——《说文》玄王桓拨。——《诗·商颂·长发》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公羊传·哀公十四年》(3) 又如:拨烦(治理烦杂的事务);拨乱(治理乱政;平定祸乱);拨畦(整治田畦);拨通(开导;启发)(4) 拨动东西;分开;拨开香炉风雪拨帘看。——唐· 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重题》乃奋臂以指拨眦。——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聊斋志异·促织》(5) 又如:拨风(像拨开大风的样子,速度异常之快);拨火儿(拨动火种使火烧得旺,比喻挑拨);拨置(挑拨);拨嘴(拌口舌);拨正(拨动使正;曲与直)(6) 调拨吾与汝二万五千精兵,再拨一员上将,相助你去。——《三国演义》(7) 又如:拨款;拨降(发下);拨发(调拨发运);拨换(调换);拨兑(调拨;掉换)(8) 废弃秦拨古文。——《史记·太史公自序》(9) 又如:拨置(废置;挑拨);拨弃(抛开,丢弃);拨捐(犹泼弃,倾弃)(10) 排除虽然如此,早晚定拨冗而来。——毕魏《三报恩》(11) 断绝,折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诗·大雅·荡》(12) 弹拨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13) 碰撞;撞击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14) 掉转 。如:拨转(掉转;转动;回心转意);拨转文词(调转话题)名词拨子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唐· 白居易《琵琶行》量词一群因共同利益、目的或任务而结合在一起的人 。如:分成两拨儿 [查看更多]
B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