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振的词语

  • 1、振怖: 词语解释振怖[ zhèn bù ]⒈  惧怕。振,通“震”例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战国策·燕策》英fear; dread;引证解释⒈  畏惧。引《史记·刺客列传》:“燕王 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
  • 2、热振:二材料表面处理后的一种检验方法
  • 3、颤振:弹性结构在均匀气流中受到空气动力、弹性力和惯性力的耦合作用而发生的大幅度振动,它是气功弹性力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 4、正交偏振:正交偏振,天文学专有名词。
  • 5、食欲大振:比之前吃的要多,想吃的欲望加强。
  • 6、临危不振:指面临危险时一蹶不振。
  • 7、士气大振: 在古代士气,就是指士兵的,在上场打仗的时候,士兵要有士气,大振就是增强,大增。内心的力量大增。
  • 8、名声大振:通过某件事情,使知名度大大提高.。又为“名声大震”。
  • 9、为之一振: 《明史·郭登传》:“登以八百人破敌数千骑,军气为之一振,捷闻,封定襄伯,予世券。” 李莫愁斗逢大敌,精神~,想不到这高瘦和尚膂力固然沉厚,出招尤是迅捷。 ★金庸《神雕侠侣》第二十二回
  • 10、龙威虎振: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
  • 11、自振:自己振作起来。自救;自给。
  • 12、玉振: 谓磬声振扬。 谓振扬天子之德音。 形容帝王仁德的声音。 谓著述继美前贤。 比喻文辞声调铿锵。 古琴名。
  • 13、雄振: 1.高大挺拔。
  • 14、散振: 为救济人而分发财物。
  • 15、没振:终兴,一直振兴。
  • 16、隆振:大振。
  • 17、夹振:谓夹舞者振铎。周代帝王大祀﹐表演歌颂武王伐纣的舞蹈时﹐令二人振铎夹舞者﹐象王与大将﹐夹舞者振铎为节。
  • 18、凤振:凤凰飞翔。比喻人奋发有为。
  • 19、提振:解释为提升;振兴,鼓舞、振作。
  • 20、不振: 不振作,不兴旺。 不可拯救。
  • 21、受迫振动:又称“强迫振动”。振动(振荡)系统在外力(策动力)作用下所作的振动(振荡)。当振动(振荡)系统在周期性策动力作用下达到稳定振动状态时,受迫振动的频率(或周期)与策动力的频率(或周期)相同。
  • 22、重振雄风:意指在一度落后、衰退、沉寂之后,重新发达兴旺起来。
  • 23、威振天下:威:威名。威力和名望使天下人拜服
  • 24、本振泄露:本振泄露是指泄露到输出口或输入口的本振信号。
  • 25、俞振飞:俞振飞(1902年7月15日-1993年7月17日),原名远威,号箴非,别号涤盫,原籍松江娄县,生于苏州。
  • 拼音zhèn
  • 注音ㄓㄣ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RDFE

基本释义

动(1) (形声。从手,辰声。本义:赈济;救济)(2) 同本义振,举救也。——《说文》振,救也。——《小尔雅·广言》三曰振穷。——《周礼·大司徒》踣弊不振。——《国语·周语》君子以振民育德。——《易·蛊》。(3) 又如:振恤(赈济);振贷(赈济);振业(救济之使有产业);振穷(救助困穷的人)(4) 挽救;救治智困于内而政乱于外,则忘不可振也。——《韩非子·五蠹》。(5) 又如:振理(救治);振除(救治)(6) 抖动;摇动振,动也。——《广雅·释诂一》举若振槁。——《史记·礼书》蛰虫始振。——《礼记·月令》六月莎鸡振羽。——《诗·豳风·七月》果敢而振。——《荀子·荣辱》必振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迁我如振落叶。——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振衣裳。——清· 方苞《左宗毅公逸事》(7) 又如:振玉(美玉受撞击震动的声音);振讯(抖动);振掉(动摇;震动);振董(振动);振落(谓叶将枯而震之使落);振摆(抖动)(8) 举起;挥动振长策而御宇内。——贾谊《过秦论》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李陵《答苏武书》。(9) 又如:振羽(鼓翅);振豪(竖起的细毛)(10) 通“震”。震憾;震惊被抑枉而自诬,事无苦而振慑者,怯人也。——《抱朴子·行品》如有地动,尊则振龙。——《后汉书·张衡传》(11) 又振声激扬。振之以威怒。——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12) 又如:振主(臣下震动君主);振色(震怒变色);振怒(震怒);振恐(震惊;恐惧);振悚(震惊)(13) 整治,整顿蹶而不复振。——宋· 苏轼《教战守》。(16) 又如:振顿(振作);振举(振作;整顿);振矜(振作;自尊);振起(兴起;奋起)(17) 消除贤者死忠以振疑,百姓寓焉。——《管子》。(18) 又如:振耻(除去耻辱);振蛊(清除积弊)(19) 发出;生长木体实而花萼振。——刘勰《文心雕龙》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