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摘的词语
- 1、摘牌: 词语解释⒈ 指终止某种证券在股票市场的交易资格。⒉ 职业体育组织吸收挂牌的其他体育组织人员叫摘牌。
- 2、词林摘艳: 词语解释⒈ 散曲戏曲选集。明代张禄选辑。十集。系根据《盛世新声》增删补订而成。其中收有一些时调小曲,为研究当时民间小曲的资料。
- 3、小摘:随意采摘。
- 4、转摘:是指在别人发表的文章、资料等,看到自己喜欢的,如果一字不改的复制、拷贝等然后再发表并标明原作者,就称为转载;如果仅仅是用到原创的某一部分或几段内容,则称这为转摘。
- 5、无可指摘:无法可想。
- 6、指摘: 指摘zhǐzhāi (1) 指责,指出错误,给以批评 例 他对他的老朋友和学生的指摘 例 指摘其诗文。——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英 censure;pick faults and criticize
- 7、文摘: 文摘wénzhāi (1) 对文章、著作所作的简要摘述 英 digest;abstract (2) 指选出来的文章片段 英 piece
- 8、铅摘: 1.亦作"鈆摘"。 2.犹笔录。
- 9、那摘:调拨;抽调。
- 10、离摘:脱离﹔离开。
- 11、解摘: 1.解释摘取的文句。 2.亦作"解擿"。摘录,摘取。
- 12、发摘: 1.见"发擿"。
- 13、发奸摘隐:发:揭发。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
- 14、内容摘要:又称“内容大要”、“内容提要”、“内容简介”等。简单扼要介绍图书或者文章的主要内容,方便读者快速了解本书或文章主要内容的文字性说明,便于读者了解选购以及查找。
- 15、发隐摘伏: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
- 16、摘奸发伏:发、擿:揭发。奸:奸臣,坏人。伏:指隐私。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形容吏治精明。
- 17、摘山煮海:摘山煮海指开山炼铜,煮海为盐。
- 18、摘选:指从优秀的文章、著作中截取部分内容。
- 19、摘心: 1.摘除植株枝条顶梢或顶芽的工作。
- 20、摘破:揭破;揭开。
- 21、摘脱:指释放。
- 22、摘引: 摘引zhāiyǐn (1) 摘抄引证 例 从书中摘引了几个例子 英 quote
- 23、摘印:清制﹐地方官犯事﹐须即撤职者﹐即由督抚委派人员收取该官印信﹐限日离任﹐叫"摘印"。
- 24、摘髭:摘取髭须。喻轻而易举。语出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连年收科第﹐若摘颔底髭。"
- 25、摘那:犹调拨。
- 拼音zhāi
- 注音ㄓㄞ
- 笔划14
- 繁体摘
- 五笔RUMD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啻(chì)声。本义:用手采下或取下)(2) 同本义摘,摭果树实也。——《说文》摘,取也。——《广雅》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新唐书·承天皇帝传》以摘之。——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摘而藏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3) 又如:摘胆剜心(形容杀人者的凶残);摘肩儿(摘下肩上的担子);摘青(谓果实等未成熟即采摘);摘瓜抱蔓(喻一扫而空);摘桃子(比喻坐享其成);摘棉花;摘苹果(4) 除去,去掉过了三天再不去,叫人来摘门下瓦。——《儒林外史》(5) 又如:把灯泡摘下来;摘帽(脱下帽子);摘头(除去头上首饰);摘不开(摆脱不了)(6) 摘录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唐· 李贺《南国》(7) 又如:摘句(摘录文章诗歌之句);摘钞(择要抄录);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8) 调拨 。如:摘那(调拨);摘拨(调派)(9) 〈方〉∶借 。如:摘了几个钱救急;摘钱(因急用而临时告借)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