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放的词语
- 1、放道台: 道台,古代府以上省以下的官员。
- 2、外放: 外放wàifàng (1) 指中央政府官员被派到地方上或外国去做官 例 京官外放 英 (officials of central government) be sent to be local officials
- 3、一化二放:一种一化性蚕放养方法
- 4、平放: 水平放置。
- 5、放手一博:全心全意全力去做最后的拼搏。
- 6、放提:在日本料理中就是付一定费用后可以随便吃的意思。
- 7、罪放: 1.因罪流放。
- 8、对外开放:门户开放 ménhù-kāifàng [open the door to foreign trade;open-door] 开着门或像是开着门做某事 在对外关系中减少限制,让外国人进入本国进行某些活动
- 9、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我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 10、性情豪放: 指那些性格外向的人,而且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人。
- 11、放飞机: 没有按照事先的约定赴约。
- 12、直放:车船或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中途不停靠,直达目的地。
- 13、区间放量:表示这个股票在一个时间范围内,成交量比昨天相同时间放大。
- 14、白日放歌:尽情歌唱。
- 15、解放中路: 解放中路在广州城区中部。
- 16、五放家: 金·元时称放鹰的人。鹰类大致有鹰、隼、鹘、鹯、鹞五种,故称以训练、喂养鹰隼为职业的人家为“五放家”。
- 17、收放自如:形容对情感的控制,无论收敛或奔放都自然合宜,不拘泥、不做作。
- 18、風高放火,月黑殺人: 1.旧时形容盗匪趁机作案的行径。
- 19、放气管: 为管道或设备高点放气设置的管道。
- 20、放舍者: 含义是“常供给”、“有求必应者”。
- 21、无处安放: 没有地方安置、存放。
- 22、同业存放: 也称同业存款,全称是同业及其金融机构存入款项,是指因支付清算和业务合作等的需要,由其他金融机构存放于商业银行的款项。
- 23、大放异彩:闪耀着无比灿烂的光辉,散发出奇异的光彩或色彩。比喻有着优异的表现或是突出的成就。
- 24、开放日: 当天面对媒体开放,媒体可以进行采访和访问。
- 25、关门放狗:比喻纵容助长坏人坏事,到头来自己受害。
- 拼音fàng
- 注音ㄈㄤˋ
- 笔划8
- 繁体放
- 五笔YTY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2) 同本义放,逐也。——《说文》见伯夷之放迹。——《楚辞·悲回风》卿大夫外淫者放。——刘向《列女传》放驩兜于 崇山。——《虞书》放弑其君则残之。——《周礼·大司马》放其大夫。——《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齐放其大臣 孟尝君于诸侯。——《战国策·齐策》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 怀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3) 又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4) 又如:流放(把犯人驱逐到边远地方去);放伐(以武力讨伐并放逐暴君);放徒(放野。放逐于野);放远(远逐);放废(放逐罢黜);放迁(放逐)(5) 舍弃;废置放,弃也。——《小尔雅》惟威惟虐,大放王命。——《书·康诰》(6) 又如:放丢(扔,丢放);放绝(废弃);放蔑(废弃蔑视)(7) 解除约束;释放昔毛宝放龟而得渡。—— 马中锡《中山狼传》休放往来人闲走。——元· 关汉卿《窦娥冤》(8) 又如:把俘虏放回去;放赦(宽赦;赦免);放脱(放走);放免(放赦。释放,赦免);放遣(释放;遣散);放释(释放)(9) 免去;免除任事者知不足以治职,则放官收。——《韩非子·八经》(10) 又如:放良(官府或主人放免奴婢脱籍,使之成平民);放官(免职);放退(免职,退职);放税(免税)(11) 放纵,恣纵无使放悖。——《吕氏春秋·审分》益增其放。——《绝交书》。注:“放荡。”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孟子·梁惠王上》(12) 又如:放弛(放纵);放玩(纵情游玩);放傲(放纵自傲);放醉(纵情醉酒);放横(恣意蛮横);放浊(放纵邪行);放怀(纵意,放纵情怀)(13) 做;干 。如:放歹(干坏事,作恶);放短(做手脚);放线(做眼线;当坐探)(14) 发放月钱放过了不曾?——《红楼梦》(15) 又如:放赏(发放赏钱);放高利贷;放官吏债(宋代富家将银钱放与候补京官使用,待京官得到实缺时,可得加倍利息)(16) 搁置;放下放,置也。——《广雅》无放饭。——《礼记·曲礼》隐居放言。——《论语》。包注:“置也。”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17) 又如:放着(放置,搁置);放桌子(摆餐具);放顿(安放);放仗(放下兵器)(18) 委任;外放(旧指京官调任外地)既而胡即放 宁夏知府。——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19) 又如:放缺(委任官职;做官)(20) 从圈栏或禁闭中释放出来放牛于桃林之野。——《伪武成》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唐· 柳宗元《三戒》且放白鹿山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1) 又如:放牛;放羊拾柴(指老人娶妻,有意不加管束,冀能怀孕,从而得到名份上的儿子)(22) 要求对方采取某种态度 。如:放尊重些;放明白些(23) 放映,放送 。如:放电影;放幻灯片(24) 扩展,加大 。如:腰身放肥一点;裤腿再放一寸(25) 使停留在原来的地方或状态,不加处理 。如:鲜肉不能放太久;这个问题得放几天再说(26) 搁进去,加进去 。如:先给锅里放点水;汤里放点盐(27) 为达到某种状态迅速控制速度、态度等 。如:汽车的速度放慢了;做事放谨慎点;放低声音(28) 开放 。如:花开花放;心花怒放;百花齐放(29) 舒展 。如:放眉;放体(30) 通“方”。并船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荀子·子道》(31) 又如: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32) 发射;放射;发出由屋顶放光入室。——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33) 又如:有的放矢;放电;放光(34) 点燃 如:放爆竹;放焰火(35) 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学习或工作 如:放寒假;放学(36) 通“妨”(fáng)。阻碍不利作土工之事,放农焉。——《管子·度地》(37) 通“仿”(fǎng)(38) 模拟宾之礼事,放上而动,咨也。——《国语·周语下》有放而不致也。——《礼记·礼器》心难而行易,好友同志,仕不择地。浊操伤行,世何效放?——《论衡·自纪》(39) 又如:放物(模拟事物);放效(模拟仿效)(40) 相似有人治道若相放,可不可,然不然。——《庄子·天地》副词通“方”。正当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管子·小问》 [查看更多]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