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放的词语
- 26、放马南山:比喻天下太平,休兵止戈。现形容思想麻痹。
- 27、放牛班: 放牛班是一种俚语称呼。在台湾,所谓"放牛班"就是初中的不升学班。
- 28、自放电: 蓄电池如果一直闲置不使用,也会损耗电量,这种现象称为蓄电池的自放电现象1。
- 29、放卫星: 指的是从1958年开始的、在“大跃进”中的、一场急于求成的社会主义建设悲情运动。在“大跃进”中各地浮夸风盛行,虚报夸大宣传粮食产量,这些上报虚假“小麦卫星”、“水稻卫星”、“包谷卫星”、“烤烟卫星”等在各行各业中发生的类似行为被统一称为“放卫星”。
- 30、自放: 1.自我放纵;摆脱礼法的约束。 2.自我放逸。 3.自骋其才气。
- 31、华灯齐放:华灯 huádēng ∶灯光华灯初上∶雕饰华美而光辉灿烂的灯
- 32、解放后: 1949年以后
- 33、放入: 进入
- 34、无法放弃: 即不得不做的事情,不能凭个人意志进行干预。
- 35、易放难收: 宋·朱熹《答巩仲至》:“所谓修辞立诚以居业者,欲吾之谨夫所发以致其实,而尤先于言语之易放而难收也。”
- 36、万花齐放:万花:泛指各种花卉;齐:同时。千百种花同时开放,争奇斗艳。
- 37、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zhǐ xǔ zhōuguān fàng huǒ,bù xǔ bǎixìng diǎn dēng (1) 专制统治者自己为所欲为,不许百姓有丝毫自由 英 one may steal a horse while another may not look over the hedge
- 38、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 中国共产党为保证实现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绝对领导而在军内开展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其基本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全军指战员,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人民军队的革命性质和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贯彻执行党的纲领、路线和国家的宪法、法律,保证军队内部的团结和军队素质、战斗力的提高,完成军队所确定的各项任务。
- 39、无输出变压器功率放大器:一种音频功率放大器。
- 40、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人死后就不会复活。比喻到手的钱不会再退出来。
- 41、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 中国共产党为保证实现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绝对领导而在军内开展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其基本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全军指战员,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人民军队的革命性质和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贯彻执行党的纲领、路线和国家的宪法、法律,保证军队内部的团结和军队素质、战斗力的提高,完成军队所确定的各项任务。
- 4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提倡在党的领导下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 43、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中国先进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抗日救国组织。
- 44、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毛泽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起草的政治宣言,1947年10月10日发出,亦称《双十宣言》。
- 45、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xiōng huái zǔ guó,fàng yǎn shì jiè,意思是胸中怀藏祖国,眼光要放远到全世界。
- 46、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 47、一花独放不是春: 比喻缺少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作品就不算繁荣;也常比喻一个人、一个地区先进不是理想的效果。
- 48、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Zhōngguó Rénmín Jiěfàngjūn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 英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 49、放热反应: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叫做放热反应。
- 50、州官放火:指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
- 拼音fàng
- 注音ㄈㄤˋ
- 笔划8
- 繁体放
- 五笔YTY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2) 同本义放,逐也。——《说文》见伯夷之放迹。——《楚辞·悲回风》卿大夫外淫者放。——刘向《列女传》放驩兜于 崇山。——《虞书》放弑其君则残之。——《周礼·大司马》放其大夫。——《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齐放其大臣 孟尝君于诸侯。——《战国策·齐策》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 怀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3) 又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4) 又如:流放(把犯人驱逐到边远地方去);放伐(以武力讨伐并放逐暴君);放徒(放野。放逐于野);放远(远逐);放废(放逐罢黜);放迁(放逐)(5) 舍弃;废置放,弃也。——《小尔雅》惟威惟虐,大放王命。——《书·康诰》(6) 又如:放丢(扔,丢放);放绝(废弃);放蔑(废弃蔑视)(7) 解除约束;释放昔毛宝放龟而得渡。—— 马中锡《中山狼传》休放往来人闲走。——元· 关汉卿《窦娥冤》(8) 又如:把俘虏放回去;放赦(宽赦;赦免);放脱(放走);放免(放赦。释放,赦免);放遣(释放;遣散);放释(释放)(9) 免去;免除任事者知不足以治职,则放官收。——《韩非子·八经》(10) 又如:放良(官府或主人放免奴婢脱籍,使之成平民);放官(免职);放退(免职,退职);放税(免税)(11) 放纵,恣纵无使放悖。——《吕氏春秋·审分》益增其放。——《绝交书》。注:“放荡。”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孟子·梁惠王上》(12) 又如:放弛(放纵);放玩(纵情游玩);放傲(放纵自傲);放醉(纵情醉酒);放横(恣意蛮横);放浊(放纵邪行);放怀(纵意,放纵情怀)(13) 做;干 。如:放歹(干坏事,作恶);放短(做手脚);放线(做眼线;当坐探)(14) 发放月钱放过了不曾?——《红楼梦》(15) 又如:放赏(发放赏钱);放高利贷;放官吏债(宋代富家将银钱放与候补京官使用,待京官得到实缺时,可得加倍利息)(16) 搁置;放下放,置也。——《广雅》无放饭。——《礼记·曲礼》隐居放言。——《论语》。包注:“置也。”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17) 又如:放着(放置,搁置);放桌子(摆餐具);放顿(安放);放仗(放下兵器)(18) 委任;外放(旧指京官调任外地)既而胡即放 宁夏知府。——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19) 又如:放缺(委任官职;做官)(20) 从圈栏或禁闭中释放出来放牛于桃林之野。——《伪武成》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唐· 柳宗元《三戒》且放白鹿山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1) 又如:放牛;放羊拾柴(指老人娶妻,有意不加管束,冀能怀孕,从而得到名份上的儿子)(22) 要求对方采取某种态度 。如:放尊重些;放明白些(23) 放映,放送 。如:放电影;放幻灯片(24) 扩展,加大 。如:腰身放肥一点;裤腿再放一寸(25) 使停留在原来的地方或状态,不加处理 。如:鲜肉不能放太久;这个问题得放几天再说(26) 搁进去,加进去 。如:先给锅里放点水;汤里放点盐(27) 为达到某种状态迅速控制速度、态度等 。如:汽车的速度放慢了;做事放谨慎点;放低声音(28) 开放 。如:花开花放;心花怒放;百花齐放(29) 舒展 。如:放眉;放体(30) 通“方”。并船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荀子·子道》(31) 又如: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32) 发射;放射;发出由屋顶放光入室。——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33) 又如:有的放矢;放电;放光(34) 点燃 如:放爆竹;放焰火(35) 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学习或工作 如:放寒假;放学(36) 通“妨”(fáng)。阻碍不利作土工之事,放农焉。——《管子·度地》(37) 通“仿”(fǎng)(38) 模拟宾之礼事,放上而动,咨也。——《国语·周语下》有放而不致也。——《礼记·礼器》心难而行易,好友同志,仕不择地。浊操伤行,世何效放?——《论衡·自纪》(39) 又如:放物(模拟事物);放效(模拟仿效)(40) 相似有人治道若相放,可不可,然不然。——《庄子·天地》副词通“方”。正当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管子·小问》 [查看更多]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