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敏的词语
- 1、讷于言,敏于行: “广少与赵郡李謇齐名,为邢、魏之亚,而讷于言敏于行。” (《北齐书·文苑传·李广》) 【注音】:nè yú yán,mǐn yú xíng。【释义】:讷,此处指迟钝的意思。【翻译】: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待人处事的表现。【同义】:敏行讷言。【示例】:“广少与赵郡李謇齐名,为邢、魏之亚,而讷于言敏于行。” (《北齐书·文苑传·李广》)
- 2、敏鋭: 词语解释⒈ 敏感,锐敏。
- 3、敏絶: 词语解释⒈ 敏捷特出。
- 4、敏于事,慎于言:办事勤勉,说话谨慎。
- 5、鋭敏:1.精细而敏锐。更多解释精细而敏锐。《左传·哀公十一年》:“ 子羽 鋭敏,我不欲战而能默。” 杜预 注:“鋭,精也;敏,疾也。” 晋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潁阴 鋭敏,屡为军锋。”《新唐书·蒋乂传》:“ 乂 性鋭敏,七岁时,见 庾信 《哀江南赋》,再读輒诵。”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二章:“看不出这个有点书呆子气的人,在政治上竟还这么锐敏。”
- 6、丘敏:姓名:丘敏。有小聪明,脑筋灵活,时常想出别人想不到的鬼主意。
- 7、药物过敏:指少数过敏体质的人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抗原抗体反应。轻者表现为药物性皮疹、发热、造血抑制等,停药或服抗过敏药物后即可缓解;重则可出现休克,乃至死亡。药物过敏反应可出现在用药后即刻,也可在用药后数小时,乃至几天后发生。易引起过敏的药物常为磺胺类、抗生素类(青霉素、链霉素)、解热镇痛剂、镇静催眠剂等。
- 8、情绪过敏:情绪过敏指:情绪的剧烈变化造成内分泌严重失调,使机体代谢发生紊乱,例如“一夜白头”,或引起身体其他方面的变化。
- 9、欲矜其敏:想要自夸他本人的聪明。
- 10、心灵手敏:闲:熟悉;敏:灵敏。形容技艺熟练了,心里闲静,手法灵敏。
- 11、王时敏:王时敏(1592年-1680年),本名王赞虞,字逊之,号烟客,又号偶谐道人,晚号西庐老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人,明末清初画家,大学士王锡爵之孙,翰林编修王衡之子,“四王”第一代人。
- 12、心思机敏: 心理素质优秀、思维敏捷,指聪明灵活;能随机应变,是良好的心理素质、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在紧急时刻快速反应的综合产物。
- 13、过敏: 过敏guòmǐn (1) 对某些物质(如细菌、花粉、食物或药物)、境遇(如精神、情绪激动或曝露阳光)或物理状况(如受冷)所产生的超常的或病理的反应 例 他对青霉素有过敏反应 英 allergy
- 14、周敏: 1.谓文词博赡,才思敏捷。 2.通达聪明。 3.周密敏捷。
- 15、忠敏: 1.忠诚奋勉。
- 16、质敏:淳正敏达。
- 17、智敏: 才智敏捷。
- 18、贞敏: 1.清廉俭约而又勤敏于事。 2.心志专一而又聪敏好学。
- 19、肇敏: 1.犹黾勉。谓尽心竭力。
- 20、愿敏:朴实敏悟。
- 21、优敏:博洽通达。
- 22、颖敏:聪慧。
- 23、英敏:谓聪慧而有卓识。
- 24、严敏:严厉果断。
- 25、逊敏: 1.谦虚奋勉。 2.恭顺敏捷。
- 拼音mǐn
- 注音ㄇㄧㄣˇ
- 笔划11
- 繁体敏
- 五笔TXGT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攴(pū),每声。甲骨文字形,像用手整理头发的样子。本义:动作快)(2) 同本义敏,疾也。——《说文》曾孙不怒,农夫克敏。——《诗·小雅·甫田》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3) 又如:敏给(敏捷);敏赡(敏捷而多智);敏睿(敏捷聪慧);敏疾(敏捷,迅速);敏思(才思敏捷);敏才(敏捷的才思)(4) 思想敏锐,反应快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我虽不敏。——《孟子·梁惠王上》礼成而加之以敏。——《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注:“审当于事也。”(5) 又如:敏悟(聪敏伶俐;善解人意);敏博(聪明博学);敏达(敏捷而通达事理);敏隽(聪明俊秀);敏智(聪敏机智);敏识(聪明博识);敏瞻(机灵多智;敏捷而丰富)(6) 勤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人道敏政。——《礼记·中庸》。注:“犹勉也。”(7) 又如:敏行(指勉力修身);敏求(勉力以求);敏学(勤勉好学)名词假借为“拇”。足大指履帝武(足迹)敏,歆,攸介攸止。——《诗·大雅·生民》 [查看更多]
M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