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教的词语

  • 1、拜火教: 又称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波斯文:مزدیسنا),是在基督教诞生之前在中东最有影响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也是中亚等地的宗教。是摩尼教之源,在中国称为"祆(xiān)教"。北魏时,祆教传入中国洛阳。
  • 2、至教: 1.最好的教导。 2.谓极其高明的道理和见解。
  • 3、招教:学校招聘教师的考试。
  • 4、中教: 中正和平的教化。 中学教育的省称。 合乎教令。
  • 5、正教: 正教Zhèngjiào (1) 指11世纪基督教分裂为东西两派,以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部教会自命为“正宗的教会”,故称“正教”或“东正教” 英 the Orthodox Church
  • 6、教课: 暂时没有解释。
  • 7、教学风格:教学活动的特色,是教师的教育思想、个性特点、教育技巧在教育过程中独特的、和谐的结合和经常性的表现。
  • 8、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运动是欧洲16、17世纪前后兴起的一场基督教社会改革运动,以反对教会的极端统治、宗教教义的异化和教会组织对民众的压迫而闻名,其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宗教组织对社会发展的阻碍而发动的一场大规模的社会政治文化运动。
  • 9、罗盛教:罗盛教(1931-1952) 男,汉族,湖南省新化县人,中共党员。
  • 10、上说下教:说服比你大的,教导比你小的。
  • 11、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又称藏语系佛教,或俗称喇嘛教,是指传入中国西藏的佛教分支。
  • 12、拉丁教父:指用拉丁文写作的教父
  • 13、小乘教: 即小乘佛教(梵语:Hīnayāna),又称声闻乘佛教。译自梵语,Hīna 意为“小”,yāna 意为乘、车子、教法、或通往解脱之道,合起来,是“小车子”、“小的载具”的意思。
  • 14、武教: 军事教育。
  • 15、天台四教: 指天台宗之判教。
  • 16、与群下教:一个词语。
  • 17、教科书式: 形容某事做得非常标准、规范
  • 18、禁军教头:禁军是宋代宫廷的正规军,类似于今天英国皇家专用的特种部队,教头指的是操练士兵武艺的军官。
  • 19、在教: 在教zài jiào 1.   英 口; 2.  信奉某一宗教。 英 be a believer in a religion; 3.  特指信奉伊斯兰教。 英 be a believer in Islam;
  • 20、道教三祖:道教和儒教一样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道教以始源於黄帝,乃尊黄帝为始祖,以阐扬道教精义的老子为道祖;以组成道教的张道陵为教祖,是谓道教三祖。道教三祖也特指张道陵,就是道教“第三”祖的意思。
  • 21、至教量: 至教量又名圣教量、正教量、声量等,为三量之一。
  • 22、佛教典籍:佛教典籍分为“经”、“律”、“论”三藏
  • 23、根本佛教:由日本佛教研究学者所提出的佛教史分期法,主要指释迦牟尼在世时期,以及这段时间的佛教。
  • 24、教而不善:脆弱而不坚实。形容虚有其表。
  • 25、人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版本。
  • 拼音jiào,jiāo
  • 注音ㄐㄧㄠˋ,ㄐㄧㄠ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FTBT
  • 五行

基本释义

jiào动词(1) 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别人十三教汝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左传》(2) 又如:教课;教书;手把手教;教唱歌;教倌(教入塾);教老者(方言,教员);教率(教授引导);教书匠(对教师的谑称)(3) 使;令;让曲罢能教善才服。——唐· 白居易《琵琶行》(4) 另见jiàojiāo动词(1) (会意。从攴(pū),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2) 同本义上所施下所效也。——《说文》以教国子弟。——《周礼·师氏》。注:“教之者,使识旧事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教者,民之寒暑也。——《礼记·乐记》教,文之施也。——《国语·周语》精华,教政之本也。——《春秋繁露》君有此教士三万人。——《管子·小匡》修教三年。——《韩非子·五蠹》宁有政教。——《史记·货殖列传》择师而教。——唐· 韩愈《师说》以教吾子。——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昨日蒙教。——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所以见教。(3) 又如:教治(教化,教育);教禁(教化和禁令);教读(教师);教读老夫子(教书老先生);教民(教育人民);教迪(教育开导启迪);教帖(古代公侯、大臣所下的手谕、命令);教当(教唆);教示(教导、训诲);教戒(教导和训戒);教告(教导教诲);教演(教练,演练);教阅(操演,检阅);教坊司(管理伎乐的机构,专司音乐、戏曲、舞蹈的教习、排练及演出等事宜);教门儿(某种人,某类职业的人);教引嬷嬷(教日常礼节的老年妇女)(4) 叫;让教我先威众。——《史记·陈涉世家》教善才服。——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教从何处。——清· 袁枚《祭妹文》(5) 又如:教令名词(1) 宗教 。如:信教;教民(指信仰基督教的人);教乘(指佛教、佛法);教法(宗教的理论)(2) 教育;教材五教,诗、书、乐、易、春秋也。——《礼记·经解》明七教以兴民德: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也。——《礼记·王制》(3) 又如:教刑(古时学校里使用的刑罚);教席,教职(教师的职位);教术(教法,教数。教育的方法);教泽(教育的恩泽);教象(教育规则的条文)(4) 另见jiāo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