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暖的词语

  • 51、风和日暖: 风和日暖fēnghé-rìnuǎn (1) 形容天气暖和,微风和煦 例 阳春三月,风和日暧 英 sunny
  • 52、打暖:犹打热。
  • 53、台湾暖流:黑潮的分支。黑潮经台湾岛与琉球群岛之间分流北上,进入福建、浙江海域,成为台湾暖流。
  • 54、日本暖流:日本暖流,又叫“黑潮”,是北太平洋西部流势最强的暖流,为北赤道暖流在菲律宾群岛东岸向北转向而成。
  • 55、温暖如初:复:恢复;如:像,好像。恢复旧的,就像当初一样。
  • 56、温香暖玉:软玉温香 ruǎnyù-wēnxiāng 软:柔和。玉、香:女子的代称。形容女子的肌肤细腻芳香 我这里软玉温香抱满怀,呀,恰便似阮肇到天台。——《西厢记》
  • 57、乍暖乍寒: 《重生之爷你给妞回来》是连载于云中书城的综合其它类小说,作者是错过爱注定伤害。
  • 58、冷暖色: 指色彩的冷暖分别。色彩学上根据心理感受,把颜色分为暖色调(红、黄、橙)、冷色调(青、蓝)和中性色调(紫、绿、黑、灰、白)。
  • 59、采暖期: 每年冬季来临前开始供暖的日期。
  • 60、乍暖还寒: 形容冬末春初气候忽冷忽热,冷热不定。
  • 61、送暖偷寒: ◎送暖偷寒sòngnuǎn-tōuhán
  • 62、送暖偎寒: ◎送暖偎寒sòng nuǎn wēi hán
  • 63、日暖风和: 阳光温暖,微风和煦。形容天气晴和。 亦作:日煖风恬 、日和风暖
  • 64、日暖风恬: 见“日暖风和 ”。
  • 65、黔突暖席: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 66、不暖席: 席未坐暖。形容历时短暂。
  • 67、暖啤:一种经过特殊加工而制成的啤酒。
  • 68、暖货:专指热水袋、取暖器、暖手宝等有取暖作用且在冬季被泛滥使用的物品。
  • 69、暖阳:1.温暖的太阳。 2.书名。周葆亮所著图书。
  • 70、暖味:暧昧是男女之间态度含糊、不明朗的关系。是一种很特别的男女朋友关系,存在于友情之间,又超然于友情之上。暧昧的表现多种多样,语言、动作都可以表现出来。
  • 71、暖袖: 暖袖nuǎnxiù (1) 为了御寒缝在棉袄袖口里面增加袖长的一截棉袖子 英 warm sleeve
  • 72、暖若安阳:是指温暖的像一直很安静的太阳。
  • 73、暖心:使人心里感到温暖
  • 74、暖暖姝姝:沾沾自喜,自满的样子。
  • 75、暖烫的: 1、这是一个形容词,用以形容某个物体“温热至发烫”的状态,不使人觉得过于冷或过于热,令人感到温暖、舒适,其程度比“温暖”、“温热”等词来得更高一些,又比“发烫”、“炎热”等词来得更低一些。2、短语:暖烫的咖啡、暖烫的毛毯、暖烫的石头、暖烫的石凳…… 3、造句:一杯暖烫的咖啡下肚,我只觉得全身热乎乎的,一点儿也不冷了。猫咪喜欢的,是被阳光照射许久的暖烫的毛毯,卧在上面很舒服。
  • 拼音nuǎn
  • 注音ㄋㄨㄢ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JEFC
  • 五行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日,爰(yuán)声。“煗”,从火,耎(ruǎn)声。本义:温度不冷也不热) 同本义煖,温也。——《说文》。字亦作煗、作暖。海多大风,冬煗。——《国语·鲁语上》孔席不煗。——《汉书·系传上》七十非帛不煖。——《礼记·王制》清暖寒热,不得不救。——《韩非子·有度》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早莺争暖树。——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狐裘不暖。——唐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歌台暖响。——唐· 杜牧《阿房宫赋》春江水暖鸭先知。——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2) 又如:暖谷(冬温的山谷);暖阳阳(形容温暖宜人);暖景(春暖时的景色);暖丝(形容温暖的感觉);暖煦(温暖);暖意(温暖的意味;温暖的情味);暖炉(冬日御寒取暖的火炉);暖霁(雨止天气和暖)动词(1) 使温暖到来日牵羊担酒,与叔父暖痛去。——李直夫《虎头牌》(2) 又如:暖心话(使人心里感到温暖的话);暖耳(保暖耳朵的器物);暖酒(温酒);把手暖一暖;兄弟情谊暖胸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