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枹的词语

  • 1、玉枹: 鼓槌的美称。
  • 2、发枹:擂鼓。
  • 3、援枹:亦作'援桴'。 手持鼓槌。谓随时可以指挥进军。古时以击鼓指挥军队进击。
  • 4、扬枹:亦作“扬桴”。举起鼓槌。
  • 5、枹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响。
  • 6、鸣枹: 1.击鼓;鸣鼓。
  • 7、枹木履: 1.枹木所制之履。
  • 8、凷枹:我国先秦时期用土块击鼓,因古代击鼓棒被称为“桴”或“枹”,因此击鼓的土块就称“凷枹”。
  • 9、枹蓟:术的别名。
  • 10、枹罕:中国历史上古地名,在今甘肃省临夏县附近地区。
  • 11、枹鼓:1.鼓槌和鼓。2.指战鼓。 3.指报警之鼓。 4.喻指军旅。
  • 12、枹端: 1.鼓槌的头。用以象征指挥之权。
  • 13、秉枹: 1.执握鼓槌。
  • 拼音bāo,fú
  • 注音ㄅㄠ,ㄈㄨ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SQNN
  • 五行

基本释义

bāo名词(1) 枹树。有的地区叫小橡树 一种落叶乔木,叶子互生,略呈倒卵形,边缘有粗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种子可用来提取淀粉,树皮可以制栲胶(2) 另见fú其它字义fú名词(1) (形声。从木,包声。本义:鼓槌) 同本义枹止响腾,余韵徐歇。——宋· 苏轼《石钟山记》(2) 又如:枹端(鼓锤的头);枹鼓(鼓锤和鼓)(3) 另见bāo名词(1) (形声。从木,包声。本义:鼓槌) 同本义枹止响腾,余韵徐歇。——宋· 苏轼《石钟山记》(2) 又如:枹端(鼓锤的头);枹鼓(鼓锤和鼓)(3) 另见bāo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