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柴的词语

  • 1、衆人捧柴火焰高: 众多人都往燃烧的火里添柴,火焰就必然很高。比喻人多力量大
  • 2、众人捧柴火焰高:亦作'众人拾柴火焰高'。
  • 3、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
  • 4、衆人拾柴火焰高:解释为众多人都往燃烧的火里添柴,火焰就必然很高。比喻人多力量大。
  • 5、衆人捧柴火焰高: 众多人都往燃烧的火里添柴,火焰就必然很高。比喻人多力量大
  • 6、尖担担柴两头脱:脱:脱落。两头尖的担子两头脱落。比喻事情两头落空。
  • 7、众人捧柴火焰高:亦作'众人拾柴火焰高'。
  • 8、众人拾柴火焰高:比喻人多力量大。”亦作“ 众人捧柴火焰高 ”。
  • 9、油锅内添上一把柴: 词语解释油锅内添上一把柴[ yóu guō nèi tiān shàng yī bǎ chái ]⒈  比喻使事态更加严重。引证解释⒈  比喻使事态更加严重。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景先 与夫人商量道:‘儿子已得了病,一个媳妇,还要劝他分床而宿,若 张氏 女子再娶将来,分明是油锅内添上一把柴了。’”
  • 10、数米而炊,称柴而爨: 词语解释⒈  爨:烧火煮饭。指称柴草,数米粒做饭。比喻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
  • 11、千日斫柴一日烧: 亦作“千日打柴一日烧”。 比喻持久奋斗而一旦成功。 比喻平时积攒,一朝花费。如:过日子要精打细算,不能千日打柴一日烧。
  • 12、千日打柴一日烧: 见“千日斫柴一日烧 ”。
  • 13、卖火柴的小女孩:《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童话故事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的童话故事,发表于1846年。
  • 14、磨刀不误砍柴工:比喻事前花时间做好准备工作,能使事情进行得更顺利。
  • 15、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词语解释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bù chóu méi chái shāo ]⒈  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引证解释⒈  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16、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词语解释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yī jiù yǒu chái shāo ]⒈  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引证解释⒈  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国语辞典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 yī jiù yǒu chái shāo ]⒈  (谚语)​只要留得青山,便能植树而有柴可烧。比喻只要根本的东西还在,不怕将来没有作为。也作「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引《红楼梦·第八二回》:「身子是根本。俗语说的:『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 17、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词语解释⒈  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
  • 18、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词语解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bù pà méi chái shāo ]⒈  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条件,其他问题就可得到解决。引证解释⒈  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条件,其他问题就可得到解决。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 七郎 ﹞只得劝母亲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虽是遭此大祸,儿子官职还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欧阳予倩 《不要忘了》第十三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暂时退一退,使我们的军队不至全部损失,这是应该的。”亦作“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红楼梦》第八二回:“姑娘身上不大好,还得自己开解着些。身子是根本,俗语説的:‘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毛泽东 《论持久战》一〇六:“如果避免了战略的决战,‘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虽然丧失若干土地,还有广大的回旋余地,可以促进并等候国内的进步、国际的增援和敌人的内溃,这是抗 日 战争的上策。”国语辞典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 bù pà méi chái shāo ]⒈  (谚语)​只要留有青山,便能植树而有柴可烧。比喻只要根本的东西还在,不怕将来没有作为。也作「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虽是遭此大祸,儿子官职还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
  • 19、柴米油盐酱醋茶: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七样东西,俗称开门七件事。
  • 20、军柴:军人的别称,通常指身穿军装而且体格魁梧脾气暴躁的男性。
  • 21、拗柴:实际是指崴脚
  • 22、砍柴:劈柴。
  • 23、吃柴:孩子挨打。
  • 24、湿柴:零钞,小面值货币
  • 25、七根火柴:《七根火柴》是现在作家王愿坚所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最初发表于1958年6月号《人民文学》。
  • 拼音chái
  • 注音ㄔㄞ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HXSU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木,此声。本义:捆束的细木小柴)(2) 同本义大者可析谓之薪,小者合束谓之柴。——《礼记·月令》注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资治通鉴》(3) 泛指木柴,小木散材,也指作燃料的木柴柴,小木散材也。——《说文》树枳棘与薪柴。——《楚辞·愍命》。注:“枯枝为柴。”是时东郡烧草,以故薪柴少。——《汉书·沟洫志》(4) 又如:柴荆(乡里用木板、荆条编制而成的门);柴禾(木柴;柴草);木柴;劈柴;柴水(打柴汲水);柴市(木柴交易处);柴山(生长矮小灌木杂草的山)(5) 枯枝,老木 。如:柴立(有如枯木的站立。也用来形容人清瘦的样子)(6) 姓动词(1) 烧柴祭天。后又写作“祡”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书·舜典》柴望秩于山川。——《书·舜典》柴于上帝。——《礼记·大传》柴而望祀山川。——《礼记·王制》(2) 注:“柴,祭天告至也。”形容词〈方〉∶ 干瘦,皮包骨 。如:柴毁(身体衰瘦如枯柴);柴瘠(骨瘦如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