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棨的词语

  • 1、棨: 古代一种大锄。《六韬·军用》:“伐木大斧,重八斤,柄长三尺以上,三百枚;棨钁,刃广六寸,柄长五尺以上,三百枚。”
  • 2、银棨:古代出入宫闱﹑关津用的木制银字符信。
  • 3、银字棨:古代出入宫闱﹑关津用的木制银字符信。
  • 4、戎棨: 军中仪仗。用以称主帅。
  • 5、幢棨:旌旗和棨戟。古代大将之车建矛戟幢麾。用以泛指仪仗。
  • 6、棨䦆:古代一种大锄。
  • 7、棨: 古代一种大锄。《六韬·军用》:“伐木大斧,重八斤,柄长三尺以上,三百枚;棨钁,刃广六寸,柄长五尺以上,三百枚。”
  • 8、棨户:设有棨戟的门户。
  • 9、棨传:古代作通行凭证用的一种木制符信。
  • 10、棨信:传信的符证。
  • 11、棨镢:古代一种大锄。
  • 12、旌棨: 1.旌旗与棨戟。借指贵官。
  • 13、棨戟:有缯衣或油漆的木戟。古代官吏出行时用作仪仗。
  • 14、棨戟遥临:棨戟:古代权贵出行的仪仗;临:到。贵人从远方到来
  • 15、麾棨:指旗戟之类的仪仗。
  • 16、符棨:符契。
  • 17、幡棨:用作符信的幡和棨。
  • 拼音
  • 注音ㄑㄧ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YNTS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木,啟省声。本义:古代用木制的一种符信,通过津关的凭证)(2) 同本义棨,传信也。——《说文》除关无用棨传。——《汉书·文帝纪》。注:“棨者,刻木为合符也。”(3) 又如:棨传(古代作通行凭证用的一种木制符信);棨信(传信的符证)(4) 有缯衣的戟。为古代官吏出行时用作前导的一种仪仗建幢棨。——《汉书·韩延寿传》。注:“有衣之戟也。”棨戟十。——《汉书·匈奴传》(5) 又如:棨戟(有缯衣或油漆的木戟);棨户(设有棨戟的门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