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治的词语
- 1、治化:谓治理国家﹑教化人民。
- 2、治古:指古代升平社会,古之治世。
- 3、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列宁作于1919年10月。分析了无产阶级专政时期,即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的经济、政治和阶级关系的特点。指出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是资本主义、小商品生产和共产主义,基本阶级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政治上仍有阶级和阶级斗争,并要改组整个社会经济。
- 4、治行:1.施政的成绩。 2.整理行装。
- 5、治通:犹理顺通达。
- 6、制治: 1.犹言统治。治理政务。
- 7、治体: 1.治国的纲领﹑要旨。 2.政治法度。 3.指规范的文体。
- 8、治任:谓整理行装。
- 9、贞治:贞治是日本北朝的年号之一。
- 10、政治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分支之一。研究政治现象空间分布的科学。内容包括国家的领土、疆界、首都、行政区划,以及国际政治关系的格局及其发展变化等,为国家的政治决策、国际事务等工作提供依据。
- 11、民族自治: 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而制定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根据这个政策,各少数民族以自己的聚居区域的大小不同而建立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等自治机关,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除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外,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 12、志治: 1.谓志虑清晰。
- 13、根治黄河:〖traceandtry〗∶也指彻底追究审理伏望圣慈,尽将台谏官章疏降付有司,令尽理根治,依法施行。
- 14、政治文明: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体现社会发展进步的政治成果,包括一定社会政治制度(国体、政体、法律和行政体系等)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及与该政治制度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等。
- 15、平治道涂: 就是当日除了修整道路外其它事都不宜。
- 16、不治身亡: 没有治好就去世了。
- 17、自治旗:自治旗,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行政地位与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旗、特区、林区相同,属县级行政区,均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县级民族自治地方。
- 18、张治中:张治中(1890年10月27日~1969年4月6日),男,原名本尧,字警魄,后改名治中,字文白,安徽巢县(今安徽巢湖)人,黄埔系骨干将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爱国主义人士。
- 19、治经: 治经zhìjīng (1)治:研究;经,指《易》、《诗》、《书》、《礼记》、《春秋》等儒家经典 例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资治通鉴·汉纪》 英 study classics
- 20、治成:指综计工作成绩之簿册。
- 21、治问:犹审问。
- 22、治干:处理政务的干才。
- 23、治达:古代行射仪及祭礼时,射人在天子和诸侯之间传达命令,谓之"治达"。《周礼.夏官.射人》:"﹝射人﹞掌其治达。"郑玄注:"谓诸侯因与王射及助祭而有所治,受而达之于王,王有命,又受而下之。"一说谓当广赅众事,不仅射仪及祭祀而已。参阅清孙诒让《周礼正义》。
- 24、治名: 1.为政有成绩而获得的好名声。 2.谓谋求虚名。
- 25、治礼: 1.讲习礼仪。 2.司礼。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治
- 五笔ICKG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水,台声。①(chí)本义:水名。②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2) 同引申义昔禹治洪水。—— 郦道元《水经注》民治渠。——褚少孙《西门豹治邺》遂治别院,使夫妇成礼。——《聊斋志异·小翠》其后治装行,东入海求其师云。——《史记·孝武本纪》(3) 又如:治酒(置办酒食);治步(修整仪容,举止合乎法度);治任(整理行装);治行(治严。整理行装);治缮(修缮);治茸(修缮)(4) 治理;管理;统治治国无法则乱。——《吕氏春秋·察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滕文公上》伯乐善治马。——《庄子·马蹄》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治威严,树立威信。)——《后汉书·张衡传》(5) 又如:天下大治;法治;人治;自治;根治;治公(治理公务;办公);治戎(治军,用兵);治具(治理国家的各项措施);治术(治理国家的方法);治制(治理国家的法制、体制);治道(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措施等);治乱(治理混乱的局面,使国家安定、太平);治掌(掌管);治市(古代掌管市场贸易的官员)(6) 办理;处理后频历武威二郡太守,随俗化导,各得治宜。——《后汉书·廉范传》皆尚威严,有治办名。——《汉书·酷吏传·尹赏》(7) 又如:治办(善于办理事物);治剧(办理繁杂的工作);治事(办理公事);治数(处理各种事务);治宜(处理事务合宜);治干(处理政务的才干)(8) 经营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史记·越王勾践世家》(9) 又如:治产(经营产业)(10) 治;治疗如人有疾,不治则寝以深。——《盐铁论·世务》(11) 又如:治得病治不得命(迷信指命定该死,怎么治疗也不行);他的病不久就治好了;治聋(医治耳聋)(12) 惩处;惩办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荀子·正论》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史记·蒙恬列传》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诸葛亮《出师表》(13) 又如:惩治;治释(惩治与赦免)(14) 审理 。如:治狱(审理案件);治问(犹审问);治验(审问证实)(15) 修筑又治秦中。——《汉书·高帝纪》。注:“谓都之也。”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16) 整顿,训练治其大礼。——《周礼·大宗伯》。注:“犹简习也。”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资治通鉴》(17) 又如:治礼(讲习礼仪)(18) 研究此真治异国语言文字者之至乐也。——严复《译天演论序》(19) 又如:治经(研究经学)名词(1) 一个较大地区政府的所在地 。如:省治;县治(2) 政治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书·周官·太宰》(3) 又如:治体(政治法度);治号(治令; 政令); 治务(政务); 治绩(政绩)(4) 姓形容词(1) 社会安定、太平(跟“乱”相对)禹以治, 桀以乱,治乱非天也。——《荀子·天论》(2) 又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韩非子·五蠹》君子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易·系辞下》治平至百余年。——清· 洪亮吉《治平篇》(3) 又如:治强(安定强盛);治康(国家太平安宁);治乱(安定与动乱)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