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泣的词语

  • 1、感天地,泣鬼神: 感天地,泣鬼神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gǎn tiān dì,qì guǐ shén,意思是形容事迹或文艺作品感人至深。
  • 2、泣荆之情: 词语解释⒈  比喻人留恋旧物,缅怀往事。
  • 3、惊天地,泣鬼神:惊动天地,鬼神哭泣。形容极为壮烈。
  • 4、惊风雨,泣鬼神:惊风雨,泣鬼神 (jīng fēng yǔ,qì guǐ shén)解释:惊:震惊;泣:小声哭。
  • 5、动天地,泣鬼神:动:感动;泣:低声哭。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
  • 6、向隅独泣:一个人面对墙脚哭泣。
  • 7、呱呱而泣:呱呱而泣,拼音gū gū ér qì ,出自《项脊轩志》。
  • 8、牛农对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 9、喜极而泣:指人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非常好的事情,而激动得流泪。(一般用于好事)
  • 10、伤泣:伤心哭泣。
  • 11、泫然欲泣:流泪而将哭泣的样子。
  • 12、頽泣:颓唐涕泣。
  • 13、向隅之泣:向:对着;隅:墙角;泣:小声地哭。一个人面对墙脚哭泣。形容没有人理睬,非常孤立。
  • 14、如诉如泣:像在诉说,又好像在哭泣。
  • 15、如歌如泣:那声音呜呜动人。
  • 16、吞声忍泣:吞声:咽下哭声;忍泣:忍住泪水。眼泪只能往肚里流,不敢哭出声来。形容受压迫时,忍受痛苦,不敢公开表露。
  • 17、山走石泣:山在变动,石头在哭泣。
  • 18、牛衣夜泣: 章小女年可十二,夜起号哭曰:“平生狱上呼囚,数常至九,今八而止。我君素刚,先死者必君。”明日问之,章果死。妻子皆徙合浦。“现在你贫病交迫,不自己发奋,振作精神,却反而哭泣,多没出息呀!”王章听了这席话,不禁暗自惭愧。病愈后,他发奋读书,终于成了有用之才。
  • 19、掩面而泣:用两手掩着脸哭泣。
  • 20、长门泣: 据传西汉武帝时,皇后陈阿娇被贬至长门宫(汉代长安别宫之一,在长安城南。原是馆陶公主献给汉武帝的一所园林),终日以泪洗面,遂辗转想出一法,命一个心腹内监,携了黄金千斤,向大文士司马相如求得代做一篇赋,请他写自己深居长门的闺怨。司马相如遂作《长门赋》,诉说一深宫永巷女子愁闷悲思,写得委宛凄楚。后“遂复得亲幸”。后用“长门泣”为典,喻失宠后的凄怨心情。
  • 21、祖泣: 1.祭奠哭泣。
  • 22、沾泣:指哭泣。
  • 23、诈泣:假哭。
  • 24、殒泣: 犹殒涕。
  • 25、陨泣:涕零哭泣。
  • 拼音
  • 注音ㄑㄧ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UG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水,立声。本义:无声或低声地哭)(2) 同本义持其踵为之泣。——《战国策·赵策》如闻泣幽咽。——唐· 杜甫《石壕吏》诗连拜且泣。——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太监泣别。——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3) 又如:泣励(哭着激励);泣詈(边哭边骂);泣血捶膺(形容悲痛欲绝的样子);泣血(无声痛哭,泪如血涌);泣别(流泪告别)(4) 哭 。如:泣歧(见歧路有所感伤而哭泣);泣荆(因遗失荆钗而哭泣。比喻留恋旧物,顾念旧情)名词眼泪泣下沾衿。——《汉书·李广苏建传》座中泣下谁最多。——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泣下沾襟。——宋· 欧阳修《伶官传(序)》因泣下。——清· 张廷玉《明史》泣涕(泣泪。眼泪);饮泣(含忍眼泪,形容极其悲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