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洛的词语

  • 1、爱米丽雅·迦洛蒂:爱米丽雅·迦洛蒂,剧本。
  • 2、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词语解释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tóng shān xī bēnɡ,luò zhōng dōng yìng ]⒈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荆州曾问远公:'《易》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殷曰:'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刘孝标注引《东方朔传》:“孝武皇帝时,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三日三夜不止。诏问太史待诏王朔,朔言恐有兵气。更问东方朔,朔曰:'臣闻铜者山之子,山者铜之母,以阴阳气类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故钟先鸣。《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精之至也。其应在后五日内。'居三日,南郡太守上书言山崩,延袤二十余里。”后以“铜山西崩,洛钟东应”表示重大事件彼此互相影响。引证解释⒈  精之至也。其应在后五日内。’居三日, 南郡 太守上书言山崩,延袤二十餘里。”后以“铜山西崩,洛鐘东应”表示重大事件彼此互相影响。引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殷荆州 曾问 远公 :‘《易》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 殷 曰:‘铜山西崩,灵鐘东应,便是《易》耶?’”刘孝标 注引《东方朔传》:“孝武皇帝 时, 未央宫 前殿鐘无故自鸣,三日三夜不止。詔问太史待詔 王朔,朔 言恐有兵气。更问 东方朔,朔 曰:‘臣闻铜者山之子,山者铜之母,以阴阳气类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故鐘先鸣。 《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此义易明,铜山西崩, 洛 鐘东应,不以远而阻也。”梁启超 《新民说》十六:“此中消息,殆如铜山西崩, 洛 鐘东应。感召之机,銖黍靡忒。”唐弢 《侧面》:“铜山西崩, 洛 钟东应,一唱一和,互相支持。”国语辞典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tóng shān xī bēng luò zhōng dōng yìng ]⒈  汉武帝时,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东方朔预测山恐会崩毁,故钟先鸣。三日后果有山崩绵延二十余里。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句下刘孝标注引《东方朔传》。比喻重大事件,彼此互相感应,互相影响。引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三·槐西杂志三》:「此义易明。铜山西崩,洛钟东应,不以远而阻也。」
  • 3、米洛斯的阿佛洛狄忒: 词语解释⒈  雕塑。1820年发现于米洛斯岛的山洞中。约公元前2世纪希腊阿历山德罗斯作。雕像的重心落在右腿,左腿自然弯曲,整个下肢被衣裙所遮。袒露的上半身饱满而起伏。尽管双臂残缺,但呈现出优美曲线的躯体仍表现出惊人的完美。
  • 4、洛林: 词语解释⒈  法国东北部的高原地区。面积2.35万平方千米。铁、煤资源丰富。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机械、化学、炼油等工业也很重要。
  • 5、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词语解释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 luò shān jī guāng huà xué yān wù shì jiàn ]⒈  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市的急性大气污染事件。该市三面环山,处于狭长的盆地中。汽车排放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经光化学反应后形成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或白色的光化学烟雾。自1942年起数度发生。
  • 6、盖洛普民意测验所: 词语解释⒈  美国民意调查机构。1935年由盖洛普创办。设于普林斯顿。每年举行多次民意测验。针对政治、经济、社会、总统声望等问题,根据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经济收入和宗教信仰等情况,在全国进行抽样调查,然后统计测验结果向报纸订户发稿。
  • 7、布登勃洛克一家:《布登勃洛克一家》是德国作家托马斯·曼(1875—1955)早期写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01年。
  • 8、奥斯特洛夫斯基: ①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александр николаевич островский,18231886)。俄国剧作家。大学肄业后在法院任书记官。创作剧本近五十部,对封建农奴制社会予以暴露和谴责。主要有《肥缺》、《大雷雨》、《没有陪嫁的女人》、《无辜的罪人》等。②尼古拉·阿列克赛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островский,1904-1936)。苏联作家。1919年参加红军,次年在前线负重伤。1924年起担任乌克兰边境共青团的领导工作。1927年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在病榻上完成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9、洛克: 词语解释⒈  (johnlocke,1632-1704)英国哲学家。牛津大学毕业。曾任贸易和殖民事务大臣。论证了知识起源于感觉的学说,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一块白板,后天获得的经验是认识的泉源,以此反对天赋观念说。著作有《政府论》、《人类理解力论》等。
  • 10、洛桑: 词语解释⒈  瑞士著名游览和疗养城市。人口12.6万(1982年)。有纺织、乐器、陶瓷等工业,葡萄酒酿造业甚盛。面山濒湖,气候宜人,风景优美。许多国际会议常在此举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总部设此。
  • 11、蒙特卡洛: 世界著名旅游地。在摩纳哥北部。人口13万(1982年)。气候温和,景色优美。有大赌场、豪华俱乐部和公园等。各种活动大都带有赌博色彩。
  • 12、普韦布洛:就是“村落”。
  • 13、作洛: 语出《书•多士》:“今朕作大邑于兹洛。”
  • 14、中洛: 中都洛阳。
  • 15、有洛:古国名。为商所灭。有﹐词头。 指洛水。有﹐词头。
  • 16、伊洛: 亦作“伊雒 ”。 指二程理学。参见“伊洛之学 ”。
  • 17、咸洛: 咸阳与洛阳的并称。
  • 18、瓁洛: 1.水盛貌。
  • 19、温洛:古代传说,谓王者如有盛德,则洛水先温,故称'温洛'。借指洛阳。
  • 20、宛洛:二古邑的并称。即今之南阳和洛阳。常借指名都。
  • 21、铁洛: 1.见"铁落"。
  • 22、嵩洛:嵩山和洛水的并称。两者均近东都洛阳。
  • 23、蜀洛:蜀党﹑洛党的并称。
  • 24、商洛: 1.亦作"商雒"。 2.商县和上洛县之合称,汉初"四皓"曾隐居于此。
  • 25、陕洛:陕县和洛阳的并称。
  • 拼音luò
  • 注音ㄌㄨㄛ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ITKG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水,各声。本义:水名。指洛水)(2) 同本义洛,洛水,出左冯翊归德北夷界中,东南入渭。——《说文》(3) 北洛河。发源于陕西省定边县,东南流经志丹、洛川、蒲城等县(4) 洛河发源于陕西省雒南县华山东麓。本作“雒”。如:洛神(洛水女神洛嫔);洛浦(洛水之滨。传说这里是洛神出没处)(5) 洛阳的简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