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济的词语

  • 1、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列宁作于1919年10月。分析了无产阶级专政时期,即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的经济、政治和阶级关系的特点。指出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是资本主义、小商品生产和共产主义,基本阶级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政治上仍有阶级和阶级斗争,并要改组整个社会经济。
  • 2、黑白经济:词语解释形象、诙谐地比喻河南省永城市的经济结构以黑色煤炭和白色面粉为主。
  • 3、小商品经济: 农民和手工业者以个体劳动进行商品生产的经济。生产者占有生产资料,依靠自己的劳动进行生产,并且只是为了换取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而出卖商品。
  • 4、外商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是指国外投资者根据中国有关涉外经济的法律、法规,以合资、合作或独资的形式在大陆境内开办企业而形成的经济类型。
  • 5、微观经济学: 以单个经济单位、个别商品作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
  • 6、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是继农业、工业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目前已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2022年初,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 7、算法经济:数据成为社会、企业和个人已经无法忽视的资产时,算法是这些数据资产估价及交换的载体,这将会推动一些有意思的新的经济模式产生。
  • 8、三新经济: 三新经济指一种有别于传统经济划分模式的表现形式。
  • 9、自然经济:只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或经济单位(如氏族、庄园)的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也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 10、流量经济:流量经济
  • 11、知识经济: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主要是通过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生产———消费———再循环”的模式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 12、经济差别:了中国和美国经济实力的差距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以事实陈述的方式来警醒国人。
  • 13、一人高升,众人得济:比喻一个人做了大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 14、草根经济:1.群众的,基层的; 2.乡村地区的; 3.基础的;根本的。
  • 15、以死济之: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把某事干到底。比喻决心很大。
  • 16、微经济: 指以微博、微创新、微应用、微产品、微电影、微健身、微旅游等为代表的经济。在2013年初的全国两会上,曾提出全新的“微经济”概念,其特征一是微创新成为决定未来竞争力的关键。二是微创业成为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三是微生活成为全新的社会生活方式。
  • 17、经济丹: 一种药名,主治妇人血气不足,荣卫俱虚,心气不定,夜卧惊怖,梦寐不祥,心虚自汗,乏力倦怠,饮食减少,咳嗽痰实。
  • 18、道济天下:指的是其文关注民生,关注现实。
  • 19、周贫济老:接济贫穷的人和没有依靠的人。亦作“振穷恤寡”、“振穷恤贫”。
  • 20、首发经济:首发经济
  • 21、美容经济:爱美是人之天性,也是一种动力。
  • 22、拜年经济: 春节临近,又一个“拜年”热潮即将到来,每年的拜年活动,一般持续时间仅约一周至半个月,拜年活动是中国人一贯的传统习俗,人们的消费热情高涨,这时候是社会众多行业重视的市场机遇。
  • 23、才思不济:指文采不够用了或者是自己文采平平,一般是自谦的用词。
  • 24、表济:谓散发财物接济众人
  • 25、济济万人: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人非常多。
  • 拼音jì,jǐ
  • 注音ㄐㄧˋ,ㄐㄧ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IYJH
  • 五行

基本释义

jì形容词(1) 众多济济多士。——《左传·成公二年》(2) 又如:人才济济;济济(众多);济济一堂(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济济彬彬(形容人才众多且文雅有礼)(3) 整齐美好的样子四骊济济。——《诗·齐风·载驱》(4) 又如:济然;济楚(整齐清洁);济济(整齐美好的样子)(5) 另见jìjǐ动词(1) 渡过水流济乎江湖。——《楚辞·屈原·涉江》济河,围令狐。——《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直挂云帆济沧海。——唐· 李白《行路难》(2) 又如:同舟共济;济胜之具(指能登山涉水的健康身体);济水(渡水);济涉(渡水);济运(渡水运输)(3) 帮助;救助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欧阳修《朋党论》惟以周穷济乏为事。——《晋书·何攀传》济师来攻。——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4) 又如:济人利物;济拔(从险恶的境地中救出);济惠(济会,济惠。周济,照顾);济物(帮助他人);济时(匡救时世)(5) 拯救;救济杀黑龙以济冀州。——《淮南子·览冥》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三国志·方伎传》(6) 又如:济护(救护);济恤(救济);济救(救济);济众(救济众人);济难(拯救时难);济施(救济施舍)(7) 有益;成(多用于否定);发挥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也。——刘邵《人物志》臼杵之利,万民以济。——《易·系辞下》(8) 又如:无济于事;人少了不济事;济事(顶用)(9) 成就必以忍,其乃有济。——《书·君陈》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后汉书·荀彧传》以济大事。——《资治通鉴》共济世业。事之不济。(10) 又如:济胜(取胜);济勋(济功。成就功业);济办(成功地把事办妥);济克(成功)(11) 停;止三月春风不济。——《淮南子·时则》(12) 增加盍请济师于王。(盍:为什么不。)——《左传·桓公十一年》(13) 弥补又因中国文字太难,只得用图画来济文字之穷的产物。——鲁迅《且介亭杂文》(14) 及,比得上果然我们就不济凤丫头了?——《红楼梦》(15) 成;可以所言之事济否?——《警世通言》名词渡口,过河的地方川既漾(水流长)而济深。——王粲《登楼赋》形容词(1) 整齐,漂亮 。如:济楚(整整齐齐;整洁;雅致;潇洒;端庄);济美(承继先人美好的事业)(2) 能干,中用你忒不济,不济!又要马骑,又不放我去,似这般看着行李,坐到老罢!——《西游记》(3) 另见j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