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涂的词语

  • 76、首涂: 首涂shǒu tú (1) 启程;出发上路 英 start a journey
  • 77、世涂:尘世的道路,人生的历程。
  • 78、失涂: 1.亦作"失涂"。 2.谓仕途失意。 3.迷失道路。指失去了正确的行动方向﹐走错了路。
  • 79、沙涂:沙泥沉积而成的浅滩。
  • 80、三涂:1.亦作“三涂”。佛教语。即火途(地狱道)、血途(畜生道)、刀途(饿鬼道)。 2.指封建时代取得官职的三条途径:举荐、征辟、科甲。
  • 81、塞涂:堵塞道路。形容人多拥挤。
  • 82、洒涂: 犹洒道。
  • 83、穷涂: 1.见"穷途"。
  • 84、情涂:犹性情。
  • 85、清涂: 清贵之途。
  • 86、平涂:平路;平坦的道路。
  • 87、粘涂:犹糊涂。
  • 88、陆涂:陆路﹔旱道。
  • 89、龙涂: 龙行之途。
  • 90、利涂: 1.亦作"利涂"。 2.取利之途径。
  • 91、客涂:亦作'客涂'。客行途中。
  • 92、九涂: 犹九逵,京城中的大路。
  • 93、经涂: 1.亦作"经途"。亦作"经涂"。 2.南北向的道路。 3.所历路程。
  • 94、家涂: 亦作“家途”。
  • 95、画涂: 1.谓以刀划泥。喻成事之易。
  • 96、后涂:日后的道路。亦比喻馀年。
  • 97、行涂:道路。
  • 98、国涂:国家的前途。
  • 99、公涂:公正之道。
  • 100、东抹西涂: 1.谓妇女用脂粉打扮。 2.唐薛逢晩年宦途失意,曾策瘦马赴朝。值新科进士列队而出,前导责逢回避,逢笑,遣人答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抹西涂来。"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本以妇女装饰为喻,谓自己少年时亦曾凭文章取进士。后用为自己写作或绘画的谦词。 3.胡写乱涂;轻率下笔。 4.比喻不从根本着手。
  • 拼音
  • 注音ㄊㄨ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WTY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水,余声。本义:涂水)(2) 同本义(3) 古水名。即今云南省之牛栏江。发源于寻甸,北流至威宁折向西北,至鲁甸县注入金沙江涂,水。出 益州牧靡南山,西北入 渑。——《说文》(4) 洞涡水支流。在山西省榆次县境(5) 道路。也作“途”出于玉之涂。——《孟子·梁惠王上》乡也混然涂之人也。——《荀子·儒效》涂巷之人也。——《荀子·劝学》故辟门除涂,以迎吾人。——《荀子·王霸》(6) 又如:涂次(路上;途中);涂夫(路人);涂巷(道路;街坊);涂轨(本指车行之道。引申谓路子,途径);涂数(途程);涂迹(轨迹,途径);涂辙(车轮的痕迹);涂道(路途)(7) 十二月。古月名十二月为涂。——《尔雅》(8) “塗”的简化字名词(1) 泥,泥巴塗,泥也。——《广雅》见豕负涂。——《易·睽》厥土惟塗泥。——《书·禹贡》如塗塗附。——《诗·小雅·角弓》冻塗。——《礼记·夏小正》坐于塗炭。——《孟子》(2) 又如:涂车(用泥涂制成而饰以彩色的车子。为古时送葬的明器);涂炭(泥淖和炭灰。喻污浊之地。亦谓污浊)(3) 道路道听塗说。——《论语》遇诸塗。长塗中宿。——司马相如《上林赋》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易·系辞下》立之涂,匠者不顾。——《庄子·逍遥游》明乎坦涂。——《庄子·秋水》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庄子·徐无鬼》(4) 此义又作“途”。又如:涂不拾遗(道不拾遗);涂说(道路传闻之言);涂次(途中停留);涂陌(道路);涂径(道路;路径);涂路(犹道路);涂殚(路走到尽头)(5) 引申指途径;门路国乱者,民多私义;兵弱者,民多私勇。则削国之所以取爵禄者多涂,亡国之所以贱爵轻禄。——《商君书》动词(1) 涂抹;粉刷物品涂明耳目。——《史记·货殖列传》(2) 又如:涂白(在树干上涂抹白涂剂);涂附(在污泥上再涂上污泥。比喻以恶附恶);涂地(涂抹、漫布于地);涂墍(用泥涂抹屋顶或墙壁)(3) 乱写乱画 。如:涂鸦(比喻胡写乱画或书法幼稚);涂乙(改窜文字。抹去称为涂,勾改称为乙。乙是勾改的符号);别在墙上乱涂(4) 使不清楚或模糊 。如:涂掉几个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