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涕的词语
- 1、流涕: 流涕liútì (1) 流泪。涕,古代一般指眼泪,用“泗”指鼻涕。如“涕泗交流”。后来“泪”代替了“涕”,“涕”代替了“泗”,“泗”一般不再使用 例 德威流涕,不能执刀。——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英 shed tears
- 2、欷歔流涕:欷歔:叹气,抽咽声。叹气流泪
- 3、噫呜流涕:噫呜:哭声。噫噫呜呜哭着流泪
- 4、可歌可涕: 谓值得歌颂并使人感动流泪。 亦作:可泣可歌
- 5、泫然流涕:泪珠止不住地流下来。
- 6、殒涕:落泪。
- 7、陨涕:流泪。
- 8、雨涕: 1.落泪。 2.流涕。
- 9、洟涕:哭泣。
- 10、掩涕:掩面流泪。
- 11、淹涕: 1.掩面哭泣。淹,同"掩"。
- 12、洵涕:默默地流泪。洵,通'泫'。
- 13、雪涕:擦拭眼泪。 晶莹泪珠。
- 14、屑涕:谓涕泪纷纷下落。语本《楚辞.刘向》:"肠纷纭以缭转兮,涕渐渐其若屑。"王逸注:"涕泣交流,若硙屑之下,无絶时也。"
- 15、泄涕:犹流泪。
- 16、衔涕:衔泪,含泪。
- 17、危涕: 谓哀伤涕泣。
- 18、唾涕: 1.亦作"唾洟"。 2.吐唾沫。 3.喻别人的片言只语。
- 19、失涕:犹流泪。
- 20、拾人唾涕: 拾人唾涕shí rén tuò tì (1) 涕唾:鼻涕和唾沫。比喻因袭别人的话,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英 plagiarize
- 21、洒涕: 1.洒泣,挥泪。
- 22、清涕: 泪水。
- 23、横涕:涕泪交流。
- 24、贾生涕:汉文帝时,贾谊曾上《治安策》陈政事,中有"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三"之句。后世遂以"贾生涕"表达忧国伤时的心情。
- 25、衰涕:老泪。
- 拼音tì
- 注音ㄊㄧˋ
- 笔划10
- 繁体涕
- 五笔IUXT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水,弟声。先秦时期,“涕”指眼泪,后来出现了“泪”,两字就同义并用了。本义:眼泪)(2) 同本义涕,泣也。——《说文》。段注:“泣也二字当作目液也三字。转写之误也。 毛传皆云:“自目出曰涕。”悲愁垂涕。——《列子·汤问》涕流离而从横。——司马相如《长门赋》涕零如雨。——《诗·小雅·小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楚辞·离骚》临表涕零。——诸葛亮《出师表》汪然出涕。——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涕泪满衣裳。——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德威流涕。——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3) 又如:涕泗(眼泪和鼻涕);痛哭流涕(4) 鼻涕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王褒《僮约》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皆枯。——《晋书·王褒传》(5) 又如:涕唾(鼻涕和唾液);涕泪(鼻涕和眼泪。亦专指眼泪)(6) 痰肺中寒,吐浊涕。——《金匮要略》动词(1) 流泪;哭泣涕,涕流貌。——《说文》不敢唾涕。——《礼记·内则》父母唾涕不见。因笑王、 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陈高《念奴娇》(2) 又如:涕欷(流泪叹息);涕淫淫(泪流不止的样子);涕洟(涕泪俱下;哭泣);涕血(泣血);涕泗滂沱(沲)(涕泪如雨);涕涟(泪流不断的样子) [查看更多]
T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