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火的词语

  • 151、水火无情: 水火无情shuǐhuǒ-wúqíng (1) 指水灾、火灾来势凶猛,毫不容情 英 water and fire are merciless
  • 152、上火: 上火shànghuǒ (1) 生气,恼火 例 你先别上火,听我慢慢说 英 get angry (2) 中医指大便干燥或鼻腔粘膜、口腔粘膜等发炎 英 inflame;suffer from excessive internal heat
  • 153、神火: 1.犹灵火。
  • 154、生火: 生火shēnghuǒ (1) 使柴、煤等燃起来 例 生火做饭 英 make a fire
  • 155、失火罪:失火罪,是指过失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致人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 156、食火鸡:动物名。走禽类。体较鸵鸟小,头顶有肉冠,羽黑色,不能飞,善行走。口腔内色赤如火,俗传能吞食火炭,故名。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四.驼鸟》。
  • 157、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 词语解释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 shuǐ lǐ shuǐ lǐ qù,huǒ lǐ huǒ lǐ qù ]⒈  犹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引证解释⒈  犹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引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三折:“你有什么事,要用着兄弟,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水浒传》第一一三回:“若是哥哥要我四人帮助时,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
  • 158、水流湿,火就燥: 水向湿处流,火往干处烧。谓物之气质类似必相感应。
  • 159、松火: 燃松柴的火。 照明用的松明。
  • 160、势成水火:指使古书遭受损毁的四种灾害:水灾、火灾、战乱和书蠹。也泛指各种天灾人祸。
  • 161、水盛胜火:意思是善良终究能战胜邪恶。
  • 162、水深火热: 水深火热shuǐshēn-huǒrè (1) 比喻生活处境极端艰难痛苦 例 1884年正当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时候,慈禧却为自己的生日大肆挥霍。——《故宫博物馆》 英 live in great misery
  • 163、宿火:隔夜未熄的火;预先留下的火种。
  • 164、水火夫: 旧时指做杂事的役夫、奴仆。
  • 165、水火不相容:容:容纳。水火不能互相包容。比喻两个根本对立的事物不能相容。也作“水火不容”。
  • 166、水火不投: 词语解释⒈  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相容。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 167、水火不容:  比喻两个人或两种事物尖锐对立,不能相容。
  • 168、水火不辞: 见“水火不避 ”。
  • 169、水还火归: 《圆觉经》:“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毛发齿皮肉筋骨脑垢色皆归于地,吐涕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在何处?”因以“水还火归”喻死亡。
  • 170、私火:指民间日常生活用火。
  • 171、日火: 日光。太阳于五行中属火,故称。
  • 172、然火: 1.点火。 2.指点燃的火。
  • 173、如赴汤火: 词语解释⒈  好像迈进开水和火中。比喻进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 174、清灰冷火: 见“清灰冷灶 ”。
  • 175、秋火: 1.秋季的大火星。 2.秋天的萤火。
  • 拼音huǒ
  • 注音ㄏㄨㄛ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OOOO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2) 同本义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说文》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春秋·元命苞》离为火。——《易·说卦》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左传·昭公九年》火,日气也。——《论衡·诘术》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公羊传·襄公九年》火烧令坚。——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令药熔。(3) 又如:火链(旧时打火用的火力);火厝(火葬);火筒(烟筒);火火烛烛(火势很大);火厄(火灾);火备(防火设施)(4) 火灾;发生火灾凡四遭火。——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5) 又如:火兵(负责救火的兵);火事(失火事故);火殃(古时指预兆火灾的天象);火所(发生火灾的地方)(6) 灯火,指灯烛或火把江船火独明。——唐· 杜甫《春夜喜雨》拥火以入。——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火且尽。火尚足以明。(7) 又如:火鼓(火炬和战鼓);渔火;火燎(竹烛;火炬)(8) 光芒 。如:火眸(火眼金睛)(9) 热;热气 。如:火杂杂(形容非常热);火流(形容酷热);火风(炎热的风)(10) 五行 ——中国古代哲学的五个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之一。如:火欲殂(指汉朝将亡。因古代用五行生克来讲朝代兴亡替代的道理);火位(五行中火行的方位)(11) 中国古代兵制单位, 十人为 “火”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12) 火星之简称。又名大火 。司南方,主夏季。而古恒星之名,心宿二,古称“大火”,亦简称火七月流火。——《诗·豳风·七月》大火谓之大辰。——《尔雅·释天》。按:“东方之宿三星,中一星色赤而大,故命之曰火。”火为口舌之象。——《论衡·言毒》(13) 又如: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火角(火星芒角);火官(古时掌祭火星、行火政之官);火房(火星的分野)(14) 指枪炮弹药 。如:军火(15) 比喻战争 。如:交火;开火;停火(16) ∶指阳性、热性一类的物象或亢进的状态 。如:上火,败火(17) 古时通“伙” 。如:火家(伙计帮工);同火;合火;一火贼;火计(火家。伙计);火仓(伙食)动词(1) 焚烧;烧毁火,燬也。——《说文》火,言毁也,物入中皆毁坏也。——《释名·释天》(2) 又如:火人(以火烧人);火库(焚烧敌方兵库);火队(焚烧敌方队伍,以乱其行阵);火积(焚烧敌方的储备)(3) 用火烧物使熟 。如:火灶(烧火做饭的设备。多以砖坯砌成)(4) 生气 。如:他火了;火冒(发火;生气);火剌剌(发火忿怒的样子)形容词(1) 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一般指红色的朱鳞火鬣。——唐· 李朝威《柳毅传》(2) 又如:火云(红云);火采(红光);火狐;火旆(红色的旌旗);火树(形容开满红花的树)(3) 紧急 。如:火匝匝(火杂杂。形容紧张、急迫);火崩崩(形容十分紧急);火签(差役办理紧急公务的凭证);火牌兵符(最紧急的命令;通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