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烧的词语
- 1、约旦人质被活活烧死:ISIS 3日在社交媒体上传了约旦飞行员卡萨斯贝被烧死的视频,画面显示卡萨斯贝站在一个铁笼子里被纵火点燃。
- 2、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谚语,意思是比喻平时不准备,事到临头才急忙设法应付,又比喻平时不结交,事急才求人。
- 3、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 民间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去做,遇有急难才去恳求能够完成。现指平时不做准备,事情发生后才开始忙乱的去做。
- 4、真金不怕火来烧: 真金不怕火来烧zhēnjīn bù pà huǒ lái shāo (1) 比喻真理或立身、行事正直的人经得起实践检验,不怕任何非议 例 有诚便能有勇,所谓“真金不怕火来烧”。——郭沫若《相见以诚》 英 true gold fears no fire——a person of integrity can stand severe tests
-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词语解释⒈ 野火不能烧尽野草,春天一到野草又长出来了。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
- 6、烧地卧,炙地眠: 以地为床,烧地取暖。形容非常穷困。
- 7、烧地眠,炙地卧: 1.以地为床,烧地取暖。形容非常穷困。
- 8、千日斫柴一日烧: 亦作“千日打柴一日烧”。 比喻持久奋斗而一旦成功。 比喻平时积攒,一朝花费。如:过日子要精打细算,不能千日打柴一日烧。
- 9、千日打柴一日烧: 见“千日斫柴一日烧 ”。
- 10、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词语解释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lín shí bào fó jiǎo ]⒈ 亦作“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引证解释⒈ 亦作“閒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谓平日不早作准备或努力,到事情紧急时才匆忙设法。十个字形容当今学术界大部分的状况’。”引《水浒传》第十六回:“何清 笑道:‘哥哥正是“急来抱佛脚,閒时不烧香”。’” 明 张谊 《宦游纪闻·抱佛免罪》:“云南 之南一番国,其俗尚释教,人有犯罪应诛者……恐急,奔往某寺中抱佛脚。故俗谚云:‘閒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鲁迅 《华盖集续编·<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我现在才知道 南池子 的‘政治学会图书馆’去年‘因为时局的关系,借书的成绩长进了三至七倍’了,但他‘家 翰笙 ’却还‘用“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 11、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词语解释⒈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12、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词语解释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bù chóu méi chái shāo ]⒈ 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引证解释⒈ 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13、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词语解释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yī jiù yǒu chái shāo ]⒈ 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引证解释⒈ 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国语辞典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 yī jiù yǒu chái shāo ]⒈ (谚语)只要留得青山,便能植树而有柴可烧。比喻只要根本的东西还在,不怕将来没有作为。也作「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引《红楼梦·第八二回》:「身子是根本。俗语说的:『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 14、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词语解释⒈ 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
- 15、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词语解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bù pà méi chái shāo ]⒈ 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条件,其他问题就可得到解决。引证解释⒈ 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条件,其他问题就可得到解决。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 七郎 ﹞只得劝母亲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虽是遭此大祸,儿子官职还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欧阳予倩 《不要忘了》第十三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暂时退一退,使我们的军队不至全部损失,这是应该的。”亦作“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红楼梦》第八二回:“姑娘身上不大好,还得自己开解着些。身子是根本,俗语説的:‘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毛泽东 《论持久战》一〇六:“如果避免了战略的决战,‘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虽然丧失若干土地,还有广大的回旋余地,可以促进并等候国内的进步、国际的增援和敌人的内溃,这是抗 日 战争的上策。”国语辞典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 bù pà méi chái shāo ]⒈ (谚语)只要留有青山,便能植树而有柴可烧。比喻只要根本的东西还在,不怕将来没有作为。也作「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虽是遭此大祸,儿子官职还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
- 16、屠烧: 杀人放火。
- 17、翻烧:原词出自浙江湖州。吴语系将特大月饼称“翻烧”,主要地区有:浙江、上海、江苏一带以及安徽部分地区。
- 18、炭烧:用碳烤。
- 19、薰香自烧:薰:香草。薰草因为有香气而招致焚烧。比喻人因有才能而招致灾祸。
- 20、火云如烧:指夏天的红云。唐.岑参〈送祁乐归河东〉诗:「五月火云屯,气烧天地红。」
- 21、冰上盐烧: 一品新田部亲王子。
- 22、红烧: 红烧hóngshāo (1) 把肉、鱼等加油、糖略炒,再加酱油焖成暗红色的烹调方法 例 红烧鱼 英 braise in soy sauce
- 23、退烧: 退烧tuìshāo (1) 不发热了 英 bring down(或allay) a fever (2) 一个人的体温由高于正常降到正常,也说“退热” 英 remove fever
- 24、高烧: 高烧gāoshāo (1) 指体温在39°C以上。也叫“高热” 例 天啊!他发高烧了 英 high fever
- 25、发烧: 发烧fāshāo (1) 体温超过37.5°C 例 一连三天都在发烧 英 have a temperature;have a fever (2) 由疾病引起的过高体温(如由于炎症) 英 heat sink
- 拼音shāo
- 注音ㄕㄠ
- 笔划10
- 繁体燒
- 五笔OATQ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火,尧声。本义:使物着火)(2) 同本义烧,爇也。——《说文》雏烧。——《礼记·内则》。注:“烧烟,于火中也。”齐之北泽烧火。——《管子·轻重甲》。注:“猎而行火曰烧。”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唐· 白居易《卖炭翁》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资治通鉴》(3) 又如:干柴好烧;他把衣服烧了一个洞;烧葬(烧焚祭品);烧丹炼汞(道家用朱砂水银等物炼成金丹以求长生不老);烧糊了卷子(喻外貌丑陋);烧埋钱(烧化埋葬死人的费用);烧冷灶(敷衍不得时的人);烧利市(商人在开始营业时烧纸祭献福神);烧琴煮鹤(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4) 烘烤;曝晒 。如:烧炙(烧烤);烧猪(烧烤猪肉);烧鸭(即烤鸭)(5) 照耀;照射 。如:烧空(映红天空);烧眼(耀眼)(6) 加热使物体发生变化 。如:烧丹(犹炼丹。指道教徒用朱砂炼药);烧汞(指道教徒用水银炼药);烧金(指方术之士炼丹砂为黄金);烧银(指炼丹);烧炼(冶炼);烧药(炼制丹药;煎药);烧铄(炼熔)(7) 烹调方法之一。先用油炸,再加汤汁炒或炖,或先煮熟再用油炸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苏轼《新城道中诗》(8) 体温升高,得热病 。如:孩子连烧两天了;现在还烧着呢名词(1) 野火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白居易《秋思诗》(2) 指烧酒 。用蒸馏法制成的酒,透明无色,酒精含量较高,引火能燃烧。也称“白酒”。又如:烧刀(强烈的酒。也称烧刀子) [查看更多]
S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