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然的词语

  • 101、相然: 1.相宜;互以为是。
  • 102、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 词语解释⒈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以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沙地疏地草原为主要保护对象,在温带草原区中有较强典型性和代表性。
  • 10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词语解释⒈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10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词语解释⒈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105、小小不然: 小小不然xiǎoxiǎo-bùrán (1) 口∶微不足道 英 mere trifle
  • 106、同然一辞:犹异口同声。
  • 107、同然:犹相同。
  • 108、天然纤维: 词语解释⒈  纺织纤维的一个大类。自然界生长的或存在的纺织纤维。包括植物纤维(如棉、麻等)、动物纤维(如羊毛、蚕丝等)和矿物纤维(如石棉等)。
  • 109、天然气化工: 词语解释⒈  化学工业分支之一。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的工业。天然气通过净化分离和裂解、蒸汽转化、氧化、氯化、硫化、硝化、脱氢等反应可制成合成氨、甲醇及其加工产品(甲醛、醋酸等)、乙烯、乙炔、二氯甲烷、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硝基甲烷等。
  • 110、天然气: 天然气tiānránqì (1) 产生于地表之下的低分子量键烷烃的可燃气体混合物 英 natural gas
  • 111、通然: 1.全部;通通。
  • 112、退然: 1.柔和;柔弱。 2.谦卑;恬退。
  • 113、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词语解释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shì yǒu bì zhì,lǐ yǒu gù rán ]⒈  谓事物的发展变化有它内在的必然规律。引证解释⒈  谓事物的发展变化有它内在的必然规律。引《战国策·齐策四》:“谭拾子 曰:‘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君知之乎?”
  • 114、色然: 1.变色貌。
  • 115、舍然大喜:舒心地喜悦。
  • 116、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词语解释⒈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在湖北西北部神农架林区。为中国东西与南北植物区系过渡处,多珍奇野生动物。金丝猴、珙桐等珍奇动植物及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
  • 117、说然: 1.心情松弛的样子。
  • 118、然物: 1.犹言主宰万物。
  • 119、然石: 1.石灰石。
  • 120、人口自然增长: 词语解释⒈  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而引起的增长。死亡人数大于出生人数为负增长。
  • 121、然火: 1.点火。 2.指点燃的火。
  • 122、然花:谓于密闭房中燃火升温,令花冬季开放。
  • 123、然故:犹是故;因此。
  • 124、然谷:中医针灸经络穴名之一。
  • 125、然不:亦作'然不'。 是与非,是与不是。
  • 拼音rán
  • 注音ㄖㄢ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QDOU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2)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然,烧也。——《说文》(3) 俗字作“燃”若火之始然。——《孟子》蒸间容蒸,然者处下焉。——《管子·弟子职》夜然脂照城外。——《三国志·刘馥传》(4) 又如:然海(古代传说中的油海,其水可燃);然脂(点油脂或蜡烛照明);然灰(死灰复燃);然除(烧毁);然火(点火);然炬(点燃火炬);然脂(泛指点燃火炬);然犀(传说点燃犀牛的角可以照见怪物。后以明察事务为然犀);然灯(点灯)(5) 明白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之引铁,蟹之败漆,葵之乡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淮南子·览冥》(6) 耀;照耀然目之绮,裂鼻之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正始寺》(7) 以为…对;同意广以为然。——《史记·陈涉世家》愬然之。——《资治通鉴·唐纪》(8) 又如:然纳(同意采纳);然疑(半信半疑,犹豫不决);然赞(赞同);然然可可(犹唯唯诺诺);然可(同意);然诺(答允,许诺);然许(然信。许诺;信守诺言);然信(然诺,许诺);然可(应允)(9) 形成楹之铭曰:毋曰胡残,其祸将然。——《大戴礼记》(10) 宜;合适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淮南子》(1) 但是,然而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唐· 柳宗元《三戒》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史记·项羽本纪》(2) 又如:然且(然而;尚且);然如(然而)(3) 虽然。表示让步关系 。如:然是(虽然);然虽(虽然)(4) 于是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妇人有保 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 灵公曰:“善。”然不伐 蒲。——《史记》(5) 然后;才 。如:然乃(然后);然始(犹然后)形容词是,对 假借为嘫。然,应也。——《广雅》子曰:然。——《论语·阳货》不侵为然诺者也。——《史记·张耳陈馀传》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邪?”晏子对曰:“然,是也。”——《晏子春秋》代词(1) 如此,这样,那样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河内凶,则移其民于 河东,移其粟于 河内; 河东凶亦然。——《孟子》(2) 又如:理所当然;其实不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