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犬的词语
- 76、蹠犬噬尧:原指人臣各为其主。后用以比喻嫉妒贤才。
- 77、跖犬噬尧:亦作'跖犬噬尧'。 《战国策.齐策六》:'貂勃曰:'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原指人臣各为其主。后用以比喻嫉妒贤才。
- 78、鹰犬塞途:鹰犬:打猎时追捕禽兽的鹰和猎犬,比喻爪牙;塞:堵塞;途:道路。坏人的爪牙塞满道路。
- 79、鹰犬之才:鹰犬:猎人驯养的鹰与猎狗,打猎时用于追捕猎物。比喻供驱使、能出力的人。
- 80、袖犬枕钟:袖中玩弄的犬,枕边报时的钟。泛指精巧的玩物。
- 81、效犬马力: 效劳的谦词。犹言效犬马之劳。
- 82、陶犬瓦鸡:用泥土塑制而成的狗、鸡。比喻无用的东西,空有外形而无能耐。
- 83、声色犬马: 见“声色狗马 ”。
- 84、将门无犬子:将门:将、相的家庭。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不会有庸才俗辈。
- 85、黄犬音: 谓黄耳犬传递音信。借指家书。
- 86、黄犬叹: 李斯临刑,慨叹不能再牵黄犬出猎。后因以“黄犬叹”为居官得祸之典。
- 87、犬牙相接:形容地势像犬牙一样参差不齐
- 88、犬马之心: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Sīmǎ Zhāo zhī xīn,lùrén jiē zhī[Sima Zhao's ill intention is obvious to everybody in the street;the trick is all too evident to the man in the street]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纪》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记载,魏帝曹髦在位时,大将军司马昭,独揽大权,图谋篡位,曹髦一次气愤地对大臣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去讨贼。”后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野心
- 89、犬兔之争:比喻彼此相争,两败俱伤,他人得利。近义词:鹬蚌相争。
- 90、犬马之命:命:生命。对自己生命的谦称
- 91、犬马声色:声色犬马,中文解释:声:声音,歌声,乐声,泛指歌舞;色:美色,女色,奢侈的生活;犬:富人游手好闲,玩狗,养狗以图乐;马:骑马,玩马为趣。意思是泛指旧时统治阶级的淫乐方式。也称作“声色狗马”,出自《聊斋志异·续黄梁》。
- 92、犬印:古时候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戌”时是犬出来守门的时候,在日本的风俗中是一个吉祥的时刻,犬又是安产顺产的象征,从古时候起就被安产的守护神所呵护。此时佩戴妊娠带有保护母子平安顺产的意思。
- 93、犬马齿索:齿索:没牙。狗和马老了,牙都掉光了。谦称自己年老体衰
- 94、犬马之齿:齿:年轮。自己的年龄
- 95、犬牙相临:形容地势像犬牙一样参差不齐地相连接
- 96、犬马齿穷: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
- 97、犬齿: 犬齿quǎnchǐ (1) 带有圆锥形尖端的牙齿 英 canine tooth;eye-tooth (2) 门牙两侧长而带尖的牙齿 英 fang
- 98、犬马之年: 犹犬马齿。
- 99、犬夷: 即犬戎。
- 100、犬马心: 同“狗马心”。
- 拼音quǎn
- 注音ㄑㄩㄢˇ
- 笔划4
- 繁体犬
- 五笔DGTY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犬”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狗)(2) 同本义。古时特指大狗,后来犬、狗通名犬,狗之有县蹏者也。象形。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说文》效犬者,左牵之。——《礼记·曲礼》。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食麻与犬。——《礼记·月令》时则有犬祸。——《洪范五行传》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三则》(3) 又如:牧羊犬;猎犬;警犬;玩赏犬;挽曳犬;皮肉用犬;犬羊(狗和羊);犬马(狗和马);犬人(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理犬牲的官员);犬服(古代车上用犬皮制成的兵器袋)(4) 旧时常用为自谦或鄙斥他人之词 。如:犬妇(对人谦称儿媳妇);犬马之齿(谦称自己的年龄);犬儿(犹言小奴才);犬马(旧时臣子对君上的自卑之称;喻小人)(5) 称自己的儿子(谦称)这是第二小犬,名叫宝玉。——《红楼梦》 [查看更多]
Q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