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番的词语

  • 1、二十四番花信风: 即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自小寒至谷雨,凡四月,共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一候,计二十四候,每侯应以一种花的信风。每气三番。小寒:梅花、山茶、水仙;大寒:瑞香、兰花、山矾;立春:迎春、樱桃、望春;雨水:菜花、杏花、李花;惊蛰:桃花、棣棠、蔷薇;春分:海棠、梨花、木兰;清明:桐花、麦花、柳花;谷雨:牡丹、酴醾、楝花。参阅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宋·程大昌《演繁露•花信风》、宋·王逵《蠡海集•气候类》。一说,每月有两番花的信风,一年有二十四番花信风。见明·杨慎《二十四番花信风》引南朝·梁元帝《纂要》。
  • 2、弃番:在天朝意思在天朝的意思为放弃番组的意思,日语中把节目写作番组。也就是说番组就是节目的意思。
  • 3、旧番:旧番指的是相对现在而言过去的动画。
  • 4、数番:几次。
  • 5、新番:本来新番的原意是新的影视节目的意思,但由于新番这词是属日本影视界所特有,且由于日本影视界中以日本动漫最为热门,所以新番可以说就是新番动漫的代名词。
  • 6、二次三番:蕃:遍数。不止一次,反复的
  • 7、收入翻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 8、白达番: 土族别称。
  • 9、一番: 一回;一次;一阵。 一种;一类。 一张;一片。 副词。犹一边;一面。表示一个动作与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
  • 10、小番: 旧时泛指外国的或国内少数民族的文武官员及兵卒。
  • 11、下番: 1.谓在酒楼中当值陪侍酒客的官妓。 2.指偏远的少数民族。对上国而言。
  • 12、西番: 1.见"西蕃"。
  • 13、外番:指外国或外族。
  • 14、土番: 犹土著,土人。指世居本地的人。含轻视意。 即吐蕃。
  • 15、通番: 1.与海外往来。 2.与外国或外族相勾结。
  • 16、素十番:合奏乐名。纯用笛﹑管﹑箫﹑弦﹑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乐器演奏的十番鼓。以其不加用丝竹乐器,故名。
  • 17、四番: 1.四方边境的藩国。 2.四次。
  • 18、十番: 见“十番鼓 ”。
  • 19、生番: 生番shēngfān (1) 旧时对未开化民族的轻蔑称呼 英 uncivilized nation;savage tribe
  • 20、上番:初番;头回。多指植物初生。
  • 21、三番: 1.轮流三次。 2.三组。
  • 22、连番:接连几次;多次。
  • 23、老番:旧时群众对外国殖民主义侵略者之称。
  • 24、过番:方言。旧时闽南人称到南洋谋生。
  • 25、分番: 1.轮流。 2.指轮值。
  • 拼音fān,pān
  • 注音ㄈㄢ,ㄆㄢ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OLF
  • 五行

基本释义

fān动词(1)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象野兽的足掌和爪,下面的“田”象兽足踩出的印子。①本义:兽足。②更替,替代,轮流)(2) 更替,轮值顿兵一万,番代往来。——《北史·贺弼传》漏鼓移则番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3) 又如:番代(轮流更换);番休(轮流休息);番更(轮流巡夜)(4) 用同“翻” 。如:番将转来(翻转过来);番修(翻修);番身(翻身)量词(1) 次,回迭为三番。——《列子·汤问》(2) 又如:几番风雨;番把(几次);番番是福(每件事都吉利)(3) 种 。如:别有一番天地;别有一番滋味;一番江水一番鱼(4) 片;枚;块宫中造清思院新殿,用铜镜三千片,黄白金薄十万番。——《旧唐书》(5) 古代计算纸张的单位秩满归,吏以纸万番赆之, 暹为受百番。——《新唐书》(6) 倍 。如:翻番;翻了一番形容词(1) 旧时对西方边境各少数民族和外国的称呼 。如:番西(四川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番钱(外族钱币);番王(少数民族的领袖);番客(指客居中国的外族人或外国人;或客居南洋的中国人)(2) 通“蕃”。草木茂盛子子孙孙,永永番昌。——汉《白石神君碑》名词(1) 通“藩”。篱笆抗折其貌以象墁(màn以泥茨涂屋)茨番阏(è雍塞)也。——《荀子·礼论》。杨倞注:“番,读为藩。藩篱也。”(2) 另见pānpān名词(1) 姓皇父卿士,番维司徒。——《诗·小雅》(2) 另见fān [查看更多]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