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畿的词语

  • 1、中畿: 王畿,京都管辖的地区。 泛指中原地区。
  • 2、镇畿:周代九畿之一。以王畿为中心﹐自内而外﹐每五百里为一畿。镇畿为第八畿。
  • 3、夷畿:古九畿之一。国畿之外﹐每五百里为一区划﹐共有九﹐第七为夷畿。
  • 4、遐畿:远离王畿的地方。
  • 5、卫畿:古代九畿之一。
  • 6、王畿:1.天子都城附近的土地。 2.比喻京城、首都。
  • 7、外畿:京畿以外的地方。
  • 8、四畿:古代指离王城五百里的周围地方,是天子直接管辖的范围。
  • 9、日畿: 亦称“日围”。
  • 10、俟畿: 1.亦作"俟畿"。 2.复姓。《魏书.官氏志》:"俟畿氏,后改为几氏。"《通志.氏族五》:"俟畿氏,改为畿氏。"参阅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二。一说"俟"当作"侯"。参阅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二﹑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内入诸姓》。
  • 11、男畿:古时"九畿"之一。
  • 12、南畿:南方边远地区。京城的南郊。 犹南都。唐肃宗时指江陵,明代指南京。
  • 13、门畿: 1.门槛。
  • 14、蛮畿: 1.亦作"蛮圻"。 2.古代九畿之一。又称蛮服。
  • 15、麦畿: 一望无际的麦地。方千里叫畿。
  • 16、两畿:犹两京。
  • 17、九畿: 相传古时王城以外五千里之内,自内而外,每五百里为一畿,共有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等九畿,为各级诸侯之领地及外族所居之地。
  • 18、京畿: 京畿jīngjī (1) 国都和国都周围的地方 例 视学京畿。——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英 capital city and its environs
  • 19、近畿: 近畿jìnjī (1) 邻近国都的地方 英 the capital city’s environs
  • 20、郊畿:京城郊外王畿之地。 泛指郊外。
  • 21、江畿: 指长江附近之地。
  • 22、国畿:即王畿。我国古代天子都城附近的地方。
  • 23、关畿: 1.犹京畿。
  • 24、方畿: 1.古指天子领属的方千里之地。后泛称境内。
  • 25、蕃畿:古代指最远的地方。蕃,通"藩"。
  • 拼音
  • 注音ㄐㄧ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XXAL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田,幾省声。本义:国都四周的广大地区)(2) 古代王都所领辖的方千里地面。后指京城所管辖的地区畿,天子千里地。以逮近言之则曰畿也。——《说文》邦畿方千里。——《周礼·大行人》方千里曰王畿。——《周礼·职方式》邦畿千里。——《诗·商颂·玄鸟》视学京畿。——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3) 又如:畿尉(卫戍京城的武官);畿限(王畿的界限);畿甸(京城效区);畿兵(驻京都的士兵)(4) 王畿之外的九畿乃以九畿之籍。——《周礼·大司马》。注:“犹限也。”按,九畿,国畿及侯甸、男采、卫蛮夷也。唐虞称服,周称畿。(5) 又如:畿岳(畿服。天下);畿疆(王畿和九畿的疆界);畿夏(古指以京畿为中心的我国中原地区)(6) 疆界;地界 。如:畿略(疆域);畿封(在王畿的四周聚土为界)(7) 门内;门槛薄送我畿。——《诗·邶风·谷风》(8) 指田野(9) 西汉末,王莽改国号为新时,长安西市称“畿”(10) 唐代县的等级名。京城的旁邑为畿县 。如:畿赤(唐代京城所治之县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合称“畿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