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皂的词语
- 1、一言既出,如白染皂: 词语解释一言既出,如白染皂(一言既出,如白染皁)[ yī yán jì chū,rú bái rǎn zào ]⒈ 谓一言既出,即不能反悔,如白之染黑,不可复白。引证解释⒈ 谓一言既出,即不能反悔,如白之染黑,不可复白。引《西游记》第八五回:“何出此言?大将军一言既出,如白染皂。”《荡寇志》第八九回:“大丈夫一言既出,如白染皂,那有不信之理?”
- 2、水合皂: 含有一定水分子的肥皂称为水合皂。
- 3、驺皂: 养马驾车的差役。
- 4、展皂:辽金职官的黑色公服。
- 5、香皂: 香皂xiāngzào (1) 一种对皮肤无刺激性的肥皂,用高质量的脂肪物质制造,通常是经过研磨和模压而制成块状的,常加入香料和颜色并用防腐剂使之稳定化 英 toilet (perfumed,scented) soap
- 6、门皂: 1.亦作"门皂"。 2.看门的差役。
- 7、毛皂: 1.浅黑色。
- 8、合皂:山名。在江西省樟树市东﹐周回绵亘二百馀里。道教以为七十二福地之一。
- 9、番皂:即番子。
- 10、不皂: 深灰色。
- 11、白皂: 1.亦作"白皁"。 2.犹皂白。比喻是非。
- 12、不皂化物:油脂等样品中不能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起皂化反应的物质。
- 13、不问青红皂白: 不问青红皂白bùwèn qīnghóng-zàobái (1) 见“不分清红皂白” 例 扯开衣服,看了两处,不问青红皂白,举起鞭子就打。——《老残游记续集遗稿》 英 confuse right and wrong
- 14、指皂为白: 谓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 15、无皂白:比喻不分是非。语本《诗.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郑玄笺:"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 16、青水皂白: 青水皂白qīng shuǐ zào bái (1) 比喻事情的原委、来龙去脉、是非曲直 英 right and wrong
- 17、皂化反应:皂化反应通常指的是碱(通常为强碱)和酯反应,而生产出醇和羧酸盐,尤指油脂和碱反应。
- 18、皂角子: 是由皂角子,硇砂组成的药物。
- 19、皂物: 1.亦作"皁物"。 2.柞栗之类。可做黑色染料。
- 20、皂游: 1.亦作"皁游"。 2.古代旗帜挂的黑色飘带。
- 21、皂历: 1.亦作"皂历"。 2.见"皂枥"。
- 22、皂汤: 1.浸泡皂荚的水。
- 23、皂栈: 1.亦作"皂栈"。 2.马厩。皂﹐食槽;栈﹐马脚下防湿的木板。
- 24、皂驺: 1.亦作"皂驺"。 2.古代穿黑衣骑马的侍从。
- 25、皂皮: 1.黑色皮革。
- 拼音zào
- 注音ㄗㄠˋ
- 笔划7
- 繁体皂
- 五笔RAB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皂斗的略称(指栎实、柞实等),其壳斗煮汁,可以染黑,本作“皁”,后作“皂”一日山林,其植物宜皂物。——《周礼·地官·大司徒》(2) 又如:皂物(柞栗之类。可做黑色染料)(3) 一种洗涤用品,肥皂的略称 。如:香皂;药皂(4) 旧时衙门内的差役官府坐在三堂上,叫值日的皂头把万中书提了进来。——《儒林外史》(5) 又如:皂雕追紫燕,猛虎啖羊羔(形容捉拿人时凶猛而迅速);皂快壮健(捕快壮卒);皂快(捕快;缉捕差役);皂头(旧时衙门差役的头目);皂舆(皂人与舆人。古代贱役的两种小吏);皂衣(借指下吏);皂役(旧时官衙中的差役);皂班(泛指差役);皂人(古代养马的下吏)(6) 喂马或喂牛的饲槽牛骥同一皂。——文天祥《正气歌》(7) 又如:皂枥(即马厩);皂牢(饲养牛马的圈栏);皂栈(马厩。皂,食槽;栈,马脚下防湿的木板)(8) 皂荚的省称皂树高大,叶如槐叶。——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9) 又如:皂角(即皂荚);皂汤(浸泡皂荚的水)形容词(1) 黑色。后作“皂”黑人黑马皂罗袍。——《封神演义》(2) 又如:青红皂白;皂褶儿(穿在外面的黑色上衣);皂帕(黑色的头巾);皂巾(黑色的头巾);皂靴(黑色的短靴);皂盖(古代车上的黑色车盖);皂鞋(一种黑色的便鞋)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