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磬的词语
- 1、晩磬:傍晚时寺院传出的磬声。
- 2、云磬:云磬常用于宗教音乐,为寺院所用的法器。
- 3、击磬:演奏乐器。
- 4、鸣钟击磬:指演奏音乐的器具。
- 5、一言难磬:一言为定 yīyán-wéidìng[that's settled then;once sth is said,it must be kept] 一句话说定,不再更改或反悔姐姐说的有理,就是这等一言为定,不可再改。——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 6、朱弦玉磬:借指用乐器演奏的优美音乐
- 7、自磬: 1.亦作"自罄"。 2.自缢。
- 8、钟磬:钟和磬﹐古代礼乐器。佛教法器。 指钟﹑磬之声。
- 9、韵磬:琴名。
- 10、圆磬:佛教法器名。用铜制成,形状象钵。
- 11、玉磬:1.古代石制乐器名。 2.山茶的一种。3.古琴名。 4.佛寺中召集僧众所用的法器的美称。
- 12、羽磬:传说中的瀛洲石磬,因轻而鸣。
- 13、引磬:一种和尚念佛时所用的乐器。
- 14、悬磬:悬挂着的磬。 形容空无所有,极贫。
- 15、县磬: 1.见"县罄"。
- 16、仙磬:指僧寺或道院中敲磬的声音。磬,状如云板,鸣以集众。
- 17、微磬:谓上身稍向前倾折,表示恭敬。
- 18、晚磬: 傍晚时寺院传出的磬声。
- 19、铁磬:古代值夜报时的一种器具。也称云板。
- 20、天磬:道家叩齿法。
- 21、踢磬:杂技的一种。演员仰卧,双脚上举摆弄石磬作表演。
- 22、特磬:特悬磬。古代一种打击乐器。玉或石制。殷墟出土的有半圆形与稍作曲折形的两种﹐后多作曲折形。周代以来,用于雅乐。
- 23、颂磬:特指古代大射礼时置于西方的磬。
- 24、霜磬:佛寺中的钵形铜乐器。磬为打击乐器﹐本用玉石制造﹐故称。 指磬声。
- 25、室如悬磬: 室如悬磬shìrúxuánqìng (1) 屋里像挂着的石磬一样,下面无所有。形容家贫如洗,一无所有 英 empty house resembles a standing chime stone
- 拼音qìng
- 注音ㄑㄧㄥˋ
- 笔划16
- 繁体磬
- 五笔FNMD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甲骨文字形。手又持小槌像击磬的形象。本义:古代乐器。用石或玉雕成。悬挂于架上,击之而鸣)(2) 同本义磬,乐石也。——《说文》小华之山多磬石。——《山海经·西山经》泗滨浮磬。——《书·禹贡》笙磬同音。——《诗·小雅·鼓钟》依我磬声。——《诗·商颂·那》语寡人以忧者击磬。——《淮南子·泛论》钟磬置于水中。——宋· 苏轼《石钟山记》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西门豹治邺》(3) 又如:磬人(负责治磬的官员);磬工(负责制磬的官员);磬色(玉磬的光彩);磬师(古乐官名);磬管(两种古乐器名)(4) 适宜制磬的美石 。如:磬石(适宜制磬的美石);磬错(磨磬用的石头)动词(1) 弯腰。表示谦恭簪笔磬折。——《史记·滑稽列传》(2) 又如:磬折(弯腰;卑躬屈膝);磬沼(形容曲折的池)(3) 假借为“骋”。纵马奔驰抑磬控忌,抑纵送忌。——《诗·郑风·大叔于田》形容词通“罄”。空,尽金积折廉,璧袭无理,磬龟无腹,蓍策日施 。——《淮南子·览冥》 [查看更多]
Q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