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稗的词语

  • 1、不如稊稗:意思是比喻条件素质再好,如果最后不能有所成就,那就还不如素质条件差的。
  • 2、鸭爪稗:穇子的异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二.穇子》。
  • 3、荑稗:荑﹑稗为二草名,似禾,实比谷小,亦可食。荑,通"稊"。
  • 4、稊稗:一种形似谷的草。
  • 5、雀稗:多年生草本植物。秆丛生。叶线形。秋季开花,总状花序,绿色或紫色。生于荒野潮湿之处。可作饲料。也可作护堤植物。
  • 6、蒲稗:蒲草与稗草。亦用以指相近相依的事物。
  • 7、偏稗:记录逸文琐事的书。
  • 8、艿稗: 1.泛指杂草。亦以喻芜杂的事物。
  • 9、精稗: 1.见"精粺"。
  • 10、谷稗: 1.稻谷与稗草。
  • 11、穇稗: 1.指穇与稗一类的粗劣谷物。
  • 12、秕稗:秕子和稗子。比喻轻贱。以喻有害之物。
  • 13、野史稗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稗官:古代其职为搜集街谈巷议、风俗故事,供皇帝看的小书。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文字。
  • 14、清稗类钞:笔记集。近人徐珂编。分时令、地理、外交、风俗、工艺、文学等九十二类,一万三千五百余则。取自数百种清人笔记,并参考有关报章记载。虽选录有失芜杂,但对于查找有关史事掌故,不无便利。
  • 15、稗益:益处,补益。
  • 16、稗官野吏: 记载逸闻趣事的文字。
  • 17、稗粝:犹粗粮。
  • 18、稗士:犹坏人。
  • 19、稗野: 1.指稗官野史。
  • 20、稗小: 1.指稗官小说。
  • 21、稗稊: 1.稗草和稊草。泛指杂草。 2.比喻卑微。
  • 22、稗实: 1.稗草所结的籽实。
  • 23、稗沙门: 1.佛教语。谓破戒无行的僧人。
  • 24、稗说:指野史和民间传说。
  • 25、稗饭:用稗实做的饭。一种粗劣的饭食。
  • 拼音bài
  • 注音ㄅㄞ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TRTF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禾,卑声。本义:稻田里的一种杂草) 稗草。一年生禾草 (Echinochloa crusgalli ),叶似稻,节间无毛,杂生于稻田中,有害于稻子的生长稗,禾别也。——《说文》用秕稗也。——《左传·定公十年》。注:“草之似谷者。”不如夷稗。——《孟子》养稊(tí一种形似稗的草)稗者伤禾稼。—— 王符《潜夫论》(2) 又如:稗秕(稗,稻田杂草;秕,中空或不饱满的谷粒)形容词(1) 形容小;非正统的稗,小也。——《广雅》盖出于稗官。——《汉书·艺文志》。注:“偶语为稗。”按:亦别种非正之意。故小贩亦谓之稗贩。蒙正起稗贩,因缘戚里得官。——《宋史·高若讷传》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清· 袁枚《祭妹文》(2) 又如:稗官(古代的小官名。因稗官也收集民间故事小说,后沿以称小说家);稗官野史(略称稗史。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文字);稗政(指不良的政治措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