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竭的词语

  • 1、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竭:尽,完。
  • 2、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词语解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qǔ zhī bù jìn,yòng zhī bù jié ]⒈  源源不断的;形容很丰富,用不完。例况这些物件,在贫道乃是取之不尽而用之不竭的,何足介怀。——清·李绿园《歧路灯》英inexhaustible; the supply is unlimited,and its utilization endless;引证解释⒈  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引语本 宋 苏轼 《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三月十九日》:“夫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国语辞典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qǔ zhī bù jìn yòng zhī bù jié ]⒈  资源丰富,取用不完。也作「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引《歧路灯·第七十五回》:「况这些物件,在贫道乃是取之不尽而用之不竭的,何足介怀。」英语limitless supply (of)​, inexhaustible
  • 3、竭絶: 词语解释⒈  尽;穷尽。国语辞典竭绝[ jié jué ]⒈  竭尽、断绝。引《续汉书志·第一五·五行志三》「水不润下」句下汉·郑玄·注:「源流竭绝,川泽以涸,是为不润下。」
  • 4、竭诚以待: 词语解释⒈  竭诚:竭尽诚意;待:对待。竭尽诚意地对待别人。
  • 5、竭泽而鱼: 词语解释⒈  排尽湖中或池中的水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 6、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词语解释⒈  竭:使……干涸;渔:打鱼。烧毁森林捕捉野兽,排干湖水去捕捉鱼。比喻只顾眼前的利益,无止境地索取而不留余地。
  • 7、血竭: 血竭xuèjié (1) 指由各种树木得来的几种树脂的任何一种,大多数呈暗红色物质 英 dragon’s blood(Dae monorops draco)
  • 8、干井先竭:甘:甜;竭:尽。甜水井先干涸。比喻有才能的人受累多而往往早衰。
  • 9、蓄盈待竭:蓄:积蓄;竭:干涸,指士气衰落。积聚部队的锐气,等待敌方士气低落时,再行出击。
  • 10、鼓衰力竭: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 11、井以甘竭:意思是甜水井由于取用的人多,会先枯干。比喻好的事物不能长久存在。
  • 12、三鼓气竭:竭:尽。指力量一再消耗,已经衰减耗尽。
  • 13、情见势竭:情:真情;见:通“现”,暴露;势:形势。指真情败露,声势衰竭
  • 14、万古不竭:永远都不会干枯。
  • 15、鼓衰气竭:比喻力量耗尽,不能再有作为。
  • 16、永不枯竭: 永远不会干枯、完结、结绝、枯绝的意思。一般意指有发展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水之有源。
  • 17、三而竭:指第三次就完全丧失了信心致使失败
  • 18、文思枯竭: 文思呢,主要就是指语文写作能力,在现代就是口才很好,文笔不错。有灵感,有想法。枯竭当然就是没有了的意思,比如泉水突然枯竭,没有水了。
  • 19、取之不竭:竭:完。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20、下厥上竭: 基础理论名词。指少阴病误用汗法而致逆转的病机。
  • 21、源源不竭: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接连不断。
  • 22、穷竭:1.竭尽;用尽。 2.穷困贫乏。
  • 23、展竭:谓竭智尽力。
  • 24、再衰三竭: 再衰三竭zàishuāi-sānjié (1) 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 英 be nearing exhaustion
  • 25、用之不竭:竭:尽。无限取用而不会使用完。
  • 拼音jié
  • 注音ㄐㄧㄝˊ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UJQN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立,曷声。本义:背举;用肩背负)(2) 同本义五行之动,迭相竭也。——《礼记·礼运》。注:“犹负戴也。”(3) 干涸;枯竭伊洛竭而夏亡。——《国语·周语》。注:“涸也。”渊泉不能竭。——《淮南子·说林》竭泽而渔。——《淮南子·本经》(4) 又如:竭涸(干涸无水);枯竭(水源干涸)(5) 穷尽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彼竭我盈。庶竭驽钝。——《三国志·诸葛亮传》竭其庐之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于是众人竭力挠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人道竭矣。——《礼记·大传》。注:“尽也。”齐明而不竭。——《荀子·脩身》。注:“不穷也。”(6) 又如:耗竭(消耗净尽);竭蹶(资产匮乏);竭志殚力(用尽了意志和力量);竭诚尽瘁(尽心尽力)(7) 亡;失去唇竭则齿寒。——《庄子》(8) 败坏;毁灭且律竭先,盈而以竭。——《左传·宣公十二年》。注:“败也。”耳目淫则竭。——《淮南子》。高诱注:“竭,灭也”。副词(1) 悉;全诸侯之病竭至,以待桓公。——《管子·大匡》(2) 又如:竭绝(完全;到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