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竹的词语

  • 1、雨竹:指下雨时的竹子。
  • 2、竹风:竹间之风。
  • 3、香石竹: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丛生,叶子条形,花大,有红、粉、黄、白等多种颜色,鲜艳而有香气。可供观赏。也叫康乃馨。
  • 4、竹王: 1.汉时夜郎国王。传说生于大竹中﹐故名。
  • 5、竹干:竹箭。
  • 6、竹人: 1.吹奏竹制管乐器的乐工。 2.篔筜竹中的实。
  • 7、竹根:竹子的根。 竹根制作的酒器。
  • 8、子竹:系四川省十大名茶之一。
  • 9、竹林的故事: 短篇小说。冯文炳作。1925年发表。以竹林为背景,用第一人称手法,描述农家女阿三从童年到结婚几个生活片断,塑造出一个贤惠乖巧的女性形象。作品具有田园般的诗情画意,风格冲淡朴实。
  • 10、竹叶草: 1.一年生草本﹐茎下部常匍匐地上﹐节上生根﹐叶互生﹐卵状披针形﹐花深蓝色。可作饲料﹐亦可供药用。
  • 11、竹叶纸:以竹叶为原料制作的纸﹐薄而质脆。
  • 12、竹叶冠: 1.即竹皮冠。秦末刘邦为亭长时以竹皮所作之冠﹐后亦于宗庙祭祀时戴用。
  • 13、竹佛子:虫名。竹虱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竹虱》。
  • 14、玉山竹属:Yushania Keng f.,禾本科竹亚科的一个属。
  • 15、竹布: 1.即竹疏布。 2.指淡蓝色的布纹致密的棉布﹐常用来做夏季服装。也有白色的﹐叫白竹布。
  • 16、竹实: 1.竹子所结的子实﹐形如小麦。也称竹米。 2.即竹肉。
  • 17、竹枝曲:即竹枝。
  • 18、竹阴: 1.谓竹林中日光照射不到的地方。
  • 19、竹义:谓竹丛生不相离异。比喻有情义。
  • 20、子母竹:竹子的一种。又名慈竹。
  • 21、竹迷日: 1.见"竹醉日"。
  • 22、江楼修竹: “成都十景”之一,形容的是望江楼的文化景观。入选理由:在过去的一百年间,在无数人的记忆中,望江楼就是成都,成都就是望江楼。这里,曾经是学子出川的希望之路;这里,也曾经是游子思归的回家之路。
  • 23、竹陵春: 1.酒名。
  • 24、竹叶锦:有竹叶图案的丝织物。
  • 25、竹节虫: 昆虫,身体细长。外形像竹节或树枝,绿色或褐色。头小,无翅。生活在树上,吃树叶。也叫䗛(xiū)。
  • 拼音zhú
  • 注音ㄓㄨ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TGH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2) 同本义 。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纸原料,还可以制成乐器竹,冬生草也。象形。——《说文》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柳宗元《小石潭记》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世说新语·政事》(3) 又如:竹笋汤(竹板子);竹夫人(中空、有孔的竹编床上用品);竹撞(竹编提盒);竹箨(竹笋的皮;笋衣);竹笥(竹箱);竹蓖(竹棍。一端劈开的篾条,用于打人的一种刑具);竹笆(竹篱);竹皮(笋壳);竹母(带有笋芽的竹鞭);竹工(制造竹器的工匠);竹匠(用竹子编制器具的手工业者);竹席(竹篾编成的铺垫用具);竹笪(粗竹席);竹笠(竹丝或竹蔑编成的笠帽)(4) 竹简明(抱)枯竹,守空言,不知趋舍之宜,时世之变。——《盐铁论》(5) 又如:竹刑(记载于竹简上的刑法条文);竹素(古人用以记载文字的竹简与白绢);竹书(古代无纸,在竹简上记事书写)(6) 古代八音之一,指箫笛一类竹制乐器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乐记》匏竹在上。——《礼记·郊特牲》丝木匏竹。——《周礼·春官·太师》。注:“竹,管箫也。”宴酣之乐,非丝竹。——欧阳修《醉翁亭记》(7) 又如:竹人(吹奏竹制乐器的乐工);竹肉丝(泛指器乐和声乐);竹笛(竹制管乐器);竹管(指箫笛一类的竹制管乐器)(8) 竹林公然抱茅入竹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