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绅的词语
- 1、李绅:李绅 :唐代诗人。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后迁居无锡。元和年间进士。历任校书郎、翰林学士。因事遭贬谪。后拜相,又出为淮南节度使。为新乐府运动参加者。《悯农》诗二首较有名。
- 2、士绅: 士绅shìshēn (1) 绅士 例 县里的士绅们 英 gentry
- 3、族绅:族里的绅士。
- 4、簪绅:犹簪带。
- 5、缨绅:冠带与腰带。借指显贵。
- 6、邑绅:地方上的绅士。
- 7、乡绅: 乡绅xiāngshēn (1) 乡里的官吏或读书人 英 country gentleman;squire
- 8、拖绅: 1.亦作"拖绅"。 2.引大带于朝服之上。 3.借指大臣生病。 4.指绶带。
- 9、土绅: 当地的绅士。严阵《牡丹园记》:“队伍一走,下村大土绅三鬼头,就带着乡丁,来到冲里。”
- 10、天绅:自天垂下之带。多形容瀑布。
- 11、束绅: 1.犹束带,整饰衣服。绅,束在衣外的大带。
- 12、书绅: 把要牢记的话写在绅带上。后亦称牢记他人的话为书绅。语本《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
- 13、耆绅:年老的绅士。
- 14、黄绅:古代官员束腰的黄色大带。
- 15、侟绅:缙绅。古代称官宦或士大夫。侟,通"搢"。
- 16、朝绅: 1.束朝服的大带。 2.借指朝廷大臣。 3.曾任朝官而退居乡间的绅士。
- 17、士绅名流:指有钱有势的人或杰出的人士
- 18、绅士协定: 绅士协定shēnshì xiédìng (1) 又称为“君子协定”。指国际间,尤指两国元首间,本于诚信的原则,在非缔结条约的形式下所做的个人间的约定 英 gentlemen's agreement
- 19、绅士腿: 形容身高比较高的人把一双大长腿劈开,压低身高,造福身边人。
- 20、绅士淑女: 最早出现在英国,一般说来当时的英国绅士通常会手拿文明棍,头戴大礼帽,身着笔挺的西装,足登亮皮鞋。
- 21、绅士: 绅士shēnshì (1) 旧时在地方上有财有势或得过一官半职的人,以地主和退职官僚居多 例 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英 gentleman
- 22、绅带:古时士大夫束腰之大带。
- 23、绅民:绅士与民众。
- 24、绅耆: 旧称地方上的绅士和年老有声望的人。
- 25、绅士风度: 绅士风度,绅士派头,绅士气shēnshì fēngdù,shēnshì pàitóu,shēnshìqì (1) 具有绅士特征的,指文明高雅的身份 例 帽子和凉鞋…都带着绅士气 英 gentility
- 拼音shēn
- 注音ㄕㄣ
- 笔划8
- 繁体紳
- 五笔XJHH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糸(mì),申声。本义:士大夫束在衣外的大带)(2) 同本义绅,大带也。——《说文》绅,带也。——《广雅》。按,大带束腰,垂其余以为饰,谓之绅。绅长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礼记·玉藻》衣裳所以必有绅带者,示敬谨自约整也。——《白虎通》端哔绅。——《礼记·内则》。注:“大带所以自绅约也。”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明· 刘基《卖柑者言》(3) 又如:绅笏(大带与笏板);绅带(古时士大夫束腰之大带);绅緌(绅,大带;緌冠带之末端下垂部分。借指有官职的人);绅冕(腰带和冠。借指士大夫)(4) 旧指地方上有地位权势的人物或他们所属的阶级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两家绅衿共一百四五十人,一同到祠堂口迎接当事。——《儒林外史》(5) 又如:官绅;土豪劣绅;乡绅(指地方上有权势有地位的人);绅宦(泛称官员);绅民(绅士自称;绅士与民众);绅商(绅士和商人);绅董(绅士和董士);绅衿(地方绅士和在学的人)动词(1) 束上带子,佩大带绅之束之。——《韩非子·外储》(2) 又如:绅束(约束) [查看更多]
S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