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膻的词语

  • 26、膻慕:谓心所向往,如蚁之慕膻。语本《庄子.徐无鬼》"蚁慕羊肉,羊肉膻也。"
  • 27、如蚁慕膻:膻:羊肉的气味。象蚂蚁趋附羊肉一般。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也比喻许多人依附有钱有势的人。
  • 28、慕膻:《庄子.徐无鬼》:"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膻也。舜有膻行,百姓悦之。故三徙成都,至邓之虚,而十有万家。"后以"慕膻"喻因爱嗜而争相附集。
  • 29、羯膻:羊臊气。
  • 30、膻荤:指肉类食物。
  • 31、荤膻:指有辛味的菜与牛羊肉。
  • 32、附膻逐秽:膻:羊臊气;秽:污秽,肮脏。比喻依附和追随奸佞
  • 33、膻秽: 1.又臭又脏。谓肮脏丑恶。
  • 34、秽膻: 1.膻腥的污染。旧时指少数民族对汉民族的骚扰﹑影响。
  • 35、膻根:羊及羊肉的别称。
  • 36、膏膻: 1.羊膏。古代调味八珍之一。
  • 37、蚁膻鼠腐:蚁集腥膻﹐鼠甘腐物。比喻趋炎附势﹑追逐名利。
  • 38、附膻: 1.比喻依附恶势力。
  • 39、附膻逐腥:膻:羊肉的气味。依附、追逐有膻腥气味的东西。比喻巴结权贵,追逐个人利益。亦作“附膻逐秽”。
  • 40、夷狄腥膻: 夷狄腥膻,拼音yí dí xīnɡ shān,出自《明太祖实录》。
  • 41、毳膻:牲畜的腥臊气。借指入侵者。
  • 拼音shān,dàn
  • 注音ㄕㄢ,ㄉㄢˋ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EYLG
  • 五行

基本释义

shān名词(1) (形声。从肉,亶(dǎn)声。本义:羊臊气)(2) 同本义。亦泛指臊气蚊慕羊肉,羊肉膻也。——《庄子·综无鬼》(3) 又如:膻气(羊肉的气味);膻根(指羊);膻荤(指肉类或气味浓烈的食品。也作“荤羶”);膻芗(祭祀时焚烧牛羊肠间脂肪所散发出来的气味);膻腻(腥膻油腻)(4) 类似羊臊气的恶臭王之嫔御,膻恶而不可亲。——《列子·周穆王》(5) 又如:膻腥(荤腥。亦指鱼肉类食物);膻秽(又臭又脏。谓肮脏丑恶)(6) 有膻味的兽肉膻,肉膻也。诗曰:膻裼暴虎。——《说文》(7) 又如:膻肉(羊肉);膻食(膻荤。肉类食物);膻根(羊及羊肉的别称)(8) 通“馨” 。如:膻芗(膻,通“馨”;芗,通“香”。五谷的香气。因以指祭祀所用的黍稷等谷物)(9) 羊油 (弃膻在庭际,双鹊来摇尾。—— 唐· 皮日休《喜鹊》)|dàn名词(1) (形声。从肉,亶(dǎn)声。本义:羊臊气)(2) 同本义。亦泛指臊气蚊慕羊肉,羊肉膻也。——《庄子·综无鬼》(3) 又如:膻气(羊肉的气味);膻根(指羊);膻荤(指肉类或气味浓烈的食品。也作“荤羶”);膻芗(祭祀时焚烧牛羊肠间脂肪所散发出来的气味);膻腻(腥膻油腻)(4) 类似羊臊气的恶臭王之嫔御,膻恶而不可亲。——《列子·周穆王》(5) 又如:膻腥(荤腥。亦指鱼肉类食物);膻秽(又臭又脏。谓肮脏丑恶)(6) 有膻味的兽肉膻,肉膻也。诗曰:膻裼暴虎。——《说文》(7) 又如:膻肉(羊肉);膻食(膻荤。肉类食物);膻根(羊及羊肉的别称)(8) 通“馨” 。如:膻芗(膻,通“馨”;芗,通“香”。五谷的香气。因以指祭祀所用的黍稷等谷物)(9) 羊油 (弃膻在庭际,双鹊来摇尾。—— 唐· 皮日休《喜鹊》)|名词(1) (形声。从肉,亶(dǎn)声。本义:羊臊气)(2) 同本义。亦泛指臊气蚊慕羊肉,羊肉膻也。——《庄子·综无鬼》(3) 又如:膻气(羊肉的气味);膻根(指羊);膻荤(指肉类或气味浓烈的食品。也作“荤羶”);膻芗(祭祀时焚烧牛羊肠间脂肪所散发出来的气味);膻腻(腥膻油腻)(4) 类似羊臊气的恶臭王之嫔御,膻恶而不可亲。——《列子·周穆王》(5) 又如:膻腥(荤腥。亦指鱼肉类食物);膻秽(又臭又脏。谓肮脏丑恶)(6) 有膻味的兽肉膻,肉膻也。诗曰:膻裼暴虎。——《说文》(7) 又如:膻肉(羊肉);膻食(膻荤。肉类食物);膻根(羊及羊肉的别称)(8) 通“馨” 。如:膻芗(膻,通“馨”;芗,通“香”。五谷的香气。因以指祭祀所用的黍稷等谷物)(9) 羊油 (弃膻在庭际,双鹊来摇尾。—— 唐· 皮日休《喜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