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茅的词语

  • 76、茅斋: 1.亦作"茆斋"。 2.茅盖的屋舍。斋,多指书房﹑学舍。
  • 77、茅门: 1.雉门。古王宫五门之一。
  • 78、茅草: 茅草máocǎo (1) 草名。即“白茅”。各种可用于或适于盖茅屋屋顶的常见高杆粗禾草的泛称。禾本科,多年生草本 英 thatch grass
  • 79、茅屋: 茅屋máowū (1) 用芦苇、稻草等苫盖屋顶的简陋房子 英 thatched cottage;hut
  • 80、茅檐: 茅檐máoyán (1) 茅,指盖屋的草;檐,本是房檐。茅檐指茅屋 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英 thatched cottage
  • 81、茅塞:《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茅塞,谓为茅草所堵塞。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睨温泉之峡,当在其南,中亦有峡南下,第茅塞无径,遂随道西北上。'后人用《孟子》语意以比喻思路闭塞,或愚昧无知;且多作为自谦之词。
  • 82、茅土:指王﹑侯的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
  • 83、茅塞顿开: 茅塞顿开máosè-dùnkāi (1) 比喻人心有所蔽塞,经人指引而豁然醒悟 英 suddenly see the light
  • 84、芒茅: 1.茅草的一种。
  • 85、茅庐: 茅庐máolú (1) 茅舍;草屋 英 thatched cottage
  • 86、茅岭:即茅山。山在今江苏省句容县境内。
  • 87、分茅岭:即十万大山。在广东省东兴各族自治县西。山顶产茅草,草头南北异向,故名。相传是汉马援立铜柱处,或谓唐马总所立。参阅《广东通志.山川》。
  • 88、林宗过茅:《后汉书·郭太传》:"茅容字季伟,陈留人也。年四十余,耕于野,时与等辈避雨树下,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林宗行见之而奇其异,遂与同言,因请寓宿。旦日,容杀鸡为馔,林宗谓为己设,既而以供其母,自以草蔬与客同饭。林宗起拜之曰:'卿贤乎哉!'因劝令学,卒以成德。"后因以"林宗过茅"为典。
  • 89、分茅裂土:分茅列土。
  • 90、苴茅裂土:是古代分封诸侯的一种仪式。
  • 91、裂地分茅: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取其地之土,并以白茅包之,作为诸侯建国的象徵。
  • 92、裂土分茅: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取其地之土,并以白茅包之,作为诸侯建国的象徵。
  • 93、名列前茅: 名列前茅míngliè-qiánmáo (1) 前茅本为古代军队前哨斥候为通报后军而举的茅草。后用以比喻评比、考试等名位排列在前几名 例 去年弟在京师,听说二公子中了秀才,且名列前茅,颇为学台赏识,实在可贺可贺。——姚雪垠《李自成》 英 come out top;be ahead of all others;be among the best of the candidates;be on the top of the list;come out in front;leave all others behind;stand at the head of (2) 特指成为得高分的运动员 例 在第六局比赛中,他由于击中三次而在队中名列前茅 英 pace
  • 94、列土分茅: 谓受封为诸侯。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
  • 95、茅寮: 1.亦作"茆寮"。 2.草屋;茅草棚。
  • 96、竹篱茅舍: 1.常指乡村中因陋就简的屋舍。
  • 97、茅坑: 茅坑máokēng (1) 厕所里的粪坑 英 latrine pit (2) 厕所(多指简陋的) 英 latrine
  • 98、顿开茅塞: 顿开茅塞dùnkāi-máosè (1) 忽然打开了被茅草塞着的心。比喻忽然开窍,立刻明白 英 suddenly see the light;become enlightened at once
  • 99、三茅君: 道家传说中的三神仙,即茅盈及其弟茅固、茅衷。据传为汉景帝时咸阳人,先后隐句曲山(后名三茅山,简称茅山,在今江苏·句容县),得道成仙,太上老君分别授为司命真君、定箓真君、保命仙君。世称三茅君。道教清微派尊为教祖。见《茅山志》卷五。
  • 100、茅君:指传说中在句容句曲山修道成仙的茅氏兄弟。
  • 拼音máo
  • 注音ㄇㄠ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ACBT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艸,矛声。本义:草名。即白茅,俗称茅草)(2) 同本义茅,菅也。——《说文》。按,菅之不滑泽有毛者,可缩酒;又以为藉。藉用白茅。——《易·大过》昼尔于茅。——《诗·豳风·七月》祭祀共萧茅。——《周礼·甸师》白华菅兮,白茅束兮。——《诗·小雅·白华》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孟子·尽心下》尔贡包茅不入。——《左传·僖公四年》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 又如:茅飞渡江;抱茅入竹;茅卜(古代卜法之一。琼茅是一种多年生的草,古人以为灵验,用琼茅来占卜吉凶称为茅卜);茅店(茅草搭盖的客店。指简陋的旅舍);茅茹(茅根相牵连的样子。喻同类事物之相互牵引);茅茨(茅草屋。上古房屋都是茅顶,殷墟出土的宫室屋顶都覆以茅草);茅塞(茅草蔽塞山路,不能通行。比喻人心遭受物欲蒙蔽,不能通透义理);茅屋采椽(用茅草盖屋顶,柞木做屋橼。比喻居处的俭朴)(4) 茅屋,简陋的居住 。如:茅舍(茆舍。茅屋);茅店(用茅草盖成的旅舍。言其简陋);茅茨(茆茨。茅屋;亦指简陋的居室。引申为平民里巷);茅轩(茅舍);茅堂(茆堂。草盖的屋舍)(5) 借指茅土之封 。如:茅土(指王、侯的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茅社(茆社。古天子分封诸侯,授之茅土,使归国立社,称作茅社)(6) 姓(7) 通“旄”。竿顶用旄牛尾做装饰的旗帜郑伯肉袒,左执茅旌,右执鸾刀,以逆 庄王。——《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