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茧的词语
- 1、脚茧:产生于脚后跟,出现外缘开裂等症状。
- 2、鲜茧:指从蚕农收购的、未经过烘干的蚕茧。
- 3、卧茧:形如卧蚕的眉毛。
- 4、结茧:结茧不只是蚕的专利。只要是完全变态昆虫,在到达蛹期都能形成囊形保护物。通常由丝腺分泌的丝织成,如蚕和蓖麻蚕的茧。举尾虫、地老虎的茧由泥土胶合而成,金龟子的茧由分泌的粘液和土而成,刺蛾的茧由分泌的钙质而成。
- 5、曳寒茧: 出处:唐代陆龟蒙《江湖散人歌》:“手提孤篁曳寒茧,口诵太古沧浪词。”参考:《古书典故辞典》第170页1984年版
- 6、老茧: 老茧lǎojiǎn (1) 手上又厚又硬的皮 英 callus callosity
- 7、作茧: 蚕老结茧。 比喻出仕。 比喻妇女怀孕生育。
- 8、足茧: 1.亦作"足茧"。亦作"足蠒"。 2.脚掌因磨擦而生出的硬皮。喻指跋涉辛劳。
- 9、玉茧: 蚕茧的美称。亦指两条以上的蚕合作的茧。也称同功茧。 谓茧纸。泛指书笺。
- 10、鱼茧: 1.亦作"鱼蠒"。 2.鱼子笺和蚕茧纸的合称。 3.食品名。鱼卷。
- 11、曳茧: 抽丝。
- 12、雪茧:雪白的蚕茧。
- 13、骍茧:祭祀用的赤色小牛。语本《礼记.王制》:"祭天地之牛角茧栗。"孙希旦集解:"愚谓茧栗﹐谓牛角初出﹐若蚕茧﹑栗实然也。祭天地之牲用犊﹐贵诚之意……此礼之以小为贵者。"
- 14、心茧:喻心思纷乱纠结如茧。
- 15、香茧:彩茧。
- 16、王茧:即王尔。古巧匠名。"茧"古作"蠒",与"尔"形近致讹。
- 17、同宫茧: 二蚕以上共作之茧。 比喻恩爱的夫妻或情侣。
- 18、同功茧: 二蚕以上共作之茧。 比喻恩爱的夫妻或情侣。
- 19、探官茧:唐宋官僚家庭于正月制作的面食,在馅中放置写有官品的纸签或木片,各人自取,以卜来日官位的高下。立春日制作的,叫"探春茧"。
- 20、探春茧:唐宋官僚家庭于正月制作的面食,在馅中放置写有官品的纸签或木片,各人自取,以卜来日官位的高下。立春日制作的,叫"探春茧"。
- 21、丝茧: 1.亦作"丝蠒"。 2.蚕茧。亦指养蚕缫丝等工作。
- 22、双足重茧:形容奔走劳苦。
- 23、手足重茧:手足生厚茧。极言劳瘁。语本《淮南子.修务训》:'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趍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
- 24、生茧:手掌或脚掌上因摩擦多长出了硬皮。亦用以形容次数太多。
- 25、起茧: 1.体表因常承受重压或摩擦而生成硬皮。 2.比喻听得腻烦﹑讨厌。
- 拼音jiǎn
- 注音ㄐㄧㄢˇ
- 笔划9
- 繁体繭
- 五笔AJU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许多昆虫幼虫在化蛹前包围身体大部分的由丝组成的外皮,在其中化蛹。家蚕的茧是商业蚕丝的来源生自蚕茧。——《后汉书·列女传》(2) 又如:蚕茧;茧儿(喻指秘事;名堂;见不得人的事);茧素(白色的生绢);茧纸(用蚕茧制作的纸)(3) 指茧丝 。如:茧衣(蚕初作茧时在茧外所吐的散丝;以蚕丝织品制成的衣服);茧物(丝织物);茧蚕(吐丝做茧之蚕)(4) 絮丝棉的衣服 。后作“襺”(5) 通“趼”。手掌或脚掌等部因摩擦而生成的硬皮 。如:老茧形容词(1) 形状如茧的 。如:茧栗(形容牛角初生之状,形小如茧似栗);茧卜(古代民俗,于正月十五日夜,抟米、麦粉若茧状,书事置于其中,以占一年之事)(2) 聲气低微貌 。如:茧茧(聲气低微的样子)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