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荆的词语
- 1、成都母亲负荆请罪:8月31日上午,一名女子穿着内衣、背着木条出现在成都春熙路的跨线天桥上,以负荆请罪的姿态寻找自己的女儿。
- 2、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词语解释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sān rì bú dàn ,shǒu shēng jīng jí ]⒈ 谓多日不弹琴,手指变得不灵活,指法就生疏。比喻业精于勤荒于嬉。
- 3、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 词语解释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 shù jīng jí de cì,shù táo lǐ de yīn ]⒈ 比喻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引证解释⒈ 比喻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引《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蒯公 大喜,想道:‘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若不曾中得这个老门生,今日身家也难保。”
- 4、泣荆之情: 词语解释⒈ 比喻人留恋旧物,缅怀往事。
- 5、灵蛇之珠,荆山之玉: 词语解释⒈ 指世上罕有的珍宝。
- 6、荆轲刺秦王: 词语解释⒈ 荆轲,卫国人,被燕太子丹尊为上卿。于公元前227年奉燕太子丹命,携秦逃亡将军樊於期的首级和夹有匕首的地图见秦王。献图时,图穷匕首见,刺秦王不中,被杀。⒉ 散文篇名。载《战国策·燕策》,篇题后人所加。文章情节曲折,叙事生动,是《战国策》中的传记名篇,其重要情节后被采入《史记·刺客列传》中。
- 7、荆浩: 词语解释⒈ 五代后梁画家。字浩然,沁水(今属山西)人。唐末隐居太行山之洪谷,自号洪谷子。善画山水,曾说吴道子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当采二家之长以自成一体。将皴法与水晕墨章的画法推向成熟。著有《笔法记》。有《匡庐图》存世。
- 8、冠荆:指用荆条编制的帽子。
- 9、李逵负荆:《李逵负荆》是元代康进之创作的杂剧。
- 10、被苫蒙荆:泛指受尽艰难,吃尽苦头。
- 11、劈浪斩荆:船只行进时冲开波浪,比喻排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
- 12、三田分荆: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云,京兆人田真兄弟三人分家时议分堂前紫荆花,荆花因之枯死。田真兄弟相感复合,荆亦再茂。后因以'分荆'喻兄弟分居。
- 13、鲁女泣荆:比喻留恋旧物,勾起对往事的缅怀。
- 14、紫荆:1.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栽培的常呈灌木状。早春先叶开花,花红紫色,簇生。庭园内常见栽培。可供观赏和药用。 2.紫荆,是家庭和美、骨肉情深的象征。
- 15、拙荆: 拙荆zhuōjīng (1) 旧时谦称自己的妻子 英 my wife
- 16、榛荆:犹荆棘。形容荒芜。
- 17、西荆:指荆楚西部地区。 指荆州。楚舞。
- 18、问荆: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很长,从根茎的节上长出直立的茎。春季长出的茎没有分枝,顶端有笔头状的穗,嫩时可以吃;夏季长出的茎有分枝,绿色,有退化的叶片。利用孢子进行繁殖。
- 19、亡荆:自称去世的妻子。
- 20、田荆: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紫荆树》载,京兆田真兄弟三人析产,拟破堂前一紫荆树而三分之,明日,树即枯死。真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顇,是人不如木也。'兄弟感悟,遂合产和好。树亦复茂。后因以'田荆'为兄弟和好之典实。
- 21、识荆: 识荆shíjīng (1) 敬辞。原指久闻其名而初次见面结识的敬词,今指初次见面或结识 例 避地曾来银岭居,识荆已是二年余。——元·鲁直《次程仲京韵》 英 have the honor of making your acquaintance
- 22、山荆: 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
- 23、三荆: 1.一株三枝的荆树。 2.诗文中常以喻同胞兄弟。 3.后魏置荆州于穰县(今河南邓县),置南荆州于安昌(今河南确山县),置东荆州于泚阳(今河南泌阳县),谓之三荆。参阅《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二年》胡三省注。
- 24、肉袒负荆: 肉袒负荆ròutǎn-fùjīng (1) 赤裸上身,背着荆条请罪,表示愿受责罚 英 strip off the upper garment as a token of sincere apology——ready to submit to any punishment the other party may want to give
- 25、泣荆:因遗失荆钗而哭泣。比喻留恋旧物。
- 拼音jī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9
- 繁体荆
- 五笔AGAJ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艸,刑声。本义:一种灌木)(2) 灌木名。又名楚荆,楚木也。——《说文》以牡荆书幡。——《汉书·郊祀志》。注:“作幡柄也。”白刑堪为履。——《广州记》(3) 马鞭草科牡荆属落叶灌木。种类很多,有牡荆,黄荆,紫荆等。枝条柔韧,可编筐篮;果实可入药。如:荆榛(有棘刺的灌木丛);荆钗裙布(荆枝作钗,粗布为裙。指妇女朴素或贫寒的服饰);荆天棘地(遍地荆棘。比喻艰险困厄的境地);荆花(即紫荆花,比喻兄弟昆仲同枝并茂)(4) 荆条。古代用为刑杖肉袒负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5) 又如:荆子(荆条作的挞具);荆朴(鞭笞,杖击);荆门(柴门);荆革(荆条皮鞭。鞭笞用的刑具);荆室(用荆条搭建的屋舍;借指穷苦人家);荆冠(用荆条编的帽子)(6) 荆山的简称(7) 又如:荆玉(荆山之玉;喻美质贤才);荆山玉(荆山产的美玉。相传楚卞和得璞玉于荆山);荆襄(泛指古荆州及襄阳郡地区);荆岑(荆山。泛指古楚国境内的高山)(8) 古国名荆之地。——《墨子·公输》荆有云梦。荆有长松。荆人欲袭 宋。——《吕氏春秋·察今》(9) 又如:荆凡(西周时代的荆国(楚国)和凡国);荆尸(春秋时楚军阵法名);荆王(楚王);荆巫(荆楚的巫祝);荆吴(春秋时的楚国与吴国。后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10) 古九州之一荆州的简称正南曰荆州。——《周礼·职方氏》荆州之民附 操者。——《资治通鉴》(11) 又如:荆州瘿(古代流行于荆州一带的颈生囊状赘生物的疾病);荆南(荆州一带。亦泛指南方);荆扬(荆州和扬州。亦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形容词(1) 我的,属于我的 ——旧时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的谦词。如:寒荆;老荆;荆人(对人称己妻的谦词);荆妻(对人称己妻的谦词);荆室(犹荆妇。称己妻的谦词)(2) 贫寒的 。如:荆柴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