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荡的词语

  • 1、政荡:政治动荡。
  • 2、荡兵: 出自于《吕氏春秋·孟秋纪》。
  • 3、荡张:在荡一张可以胡牌的牌
  • 4、制荡板: 制荡板为液舱内为降低液体剧烈晃动而装设的不伸到舱底的竖向平板。
  • 5、四处游荡:游乐放荡,不受拘束。
  • 6、南征北战,东荡西杀: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7、人心动荡: 动荡:1、比喻情况或局势不安定 2、不稳定的;不平静的;人心动荡就是人心不稳定。
  • 8、直荡荡:形容门户大开,空荡无阻隔的样子。
  • 9、空空荡荡: 形容冷冷清清,空无所有的情景或指心里没着落的感觉。
  • 10、中原板荡: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 11、逸荡: 逸荡,逸宕yìdàng,yìdàng (1) 放浪不羁 例 逸荡而歌 英 dissolute
  • 12、眼迷心荡:眼光迷乱,心神摇荡。形容见美色而不能自持的神情。
  • 13、遗荡:抛弃清除。
  • 14、鱼荡: 1.亦作"鱼宕"。 2.养鱼的浅水湖。
  • 15、虚荡:谓浮夸而不切实际。
  • 16、黄天荡之战: 南宋初年宋金之间的战役。1129年,金将兀术率军南下直达临安(今浙江杭州)、越州(今绍兴),高宗逃到海上避难。次年,宋将韩世忠率军于镇江截金军归路,韩夫人梁氏击鼓助战,使金军不得渡江,并围金兵于黄天荡(今江苏南京附近)。后金军凿渠出江,才得以渡江北逃。
  • 17、荡为寒烟: 房屋等建筑物被烧毁,只剩下已经变冷的轻烟。形容彻底被毁坏,不复存在。
  • 18、荡然一空:混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 19、荡然无余: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 20、荡然无遗: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 21、东荡西游:到处游荡。也形容不务正业。
  • 22、肠回气荡:回:曲折,迂回;荡:摇荡。形容好的音乐、文章缠绵悱恻,感人极深的样子
  • 23、浪荡: 浪荡làngdàng (1) 东逛西逛,无所事事 例 一个到处碰壁的、懒惰、浪荡、到处逛游的人 英 loaf (loiter) about;vagabondish (2) 行为不加约束、任意胡为 例 浪荡的公子哥儿 英 dissipated;dissolute (3) 水浪翻腾 英 surging
  • 24、回荡: 回荡huídàng (1) 连续的回声引起的震响 例 他的喊声在山中回荡 英 reverberate
  • 25、绿海荡波:绿色的海水激荡起层层波浪。
  • 拼音dàng
  • 注音ㄉㄤ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AINR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从皿,从汤,汤亦声。本义:洗涤)(2) 同本义荡亡秦之毒螫。——班固《西都赋》(3) 动;摇动;震动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庄子·庚桑楚》天下不能荡也。——《荀子·劝学》以荡上心。——《吕氏春秋·季春纪》以其休止不荡也。——《淮南子·说山》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吴均《与朱元思书》波心荡,冷月无声。——宋· 姜夔《扬州慢》(4) 又如;荡突(冲撞);荡心(摇荡心神);荡摇(动摇);荡荡悠悠(摇荡、飘流的样子)(5) 清除荡平塞表。——曹操《表论田畴功》(6) 又如:荡风(两广的一种风俗。女婿在未见岳父岳母前,依俗饮一大杯酒。有荡除行路风寒之意);荡除(消灭)(7) 毁坏;破坏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杜甫《无家别》(8) 又如:荡产(破产,耗尽财产);荡散(消失;毁败);荡灭(毁灭;消灭)(9) 诱惑;迷惑 。如:荡心(惑乱心志);荡惑(迷惑)(10) 宽恕 。如:荡宥(宽恕;原谅)(11) 冲撞;冲杀;触碰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唐· 柳宗元《三戒》(12) 又如:荡突(冲撞。即唐突);荡析(游走离散)形容词(1) 放纵,放荡余心荡。——《左传·庄公四年》德荡者其行伪。——《淮南子·俶真》吉驭者耆酒,数逋荡。——《汉书·丙吉传》古之 狂也肆,今之狂也荡。——《论语·阳货》(2) 又如:荡荡(放纵邪僻);荡子(远行在外,流荡不归的男子;游荡放浪,不务正业的男子)(3) 平坦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 宋· 沈括《梦溪笔谈》(4) 又如:坦荡;荡无高卑(地位平等,没有高低尊卑);荡荡(平坦、宽坦的样子)(5) 广阔荡荡洪水滔天。——《史记·五帝纪》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论语·泰伯》(6) 又如:荡漭(广阔无边貌);荡荡(广大的样子)名词(1) 浅水湖 。如:黄天荡(2) 积水长草的洼地 。如:芦苇荡;荡地;芦花荡;菱荡(3)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