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葬的词语

  • 1、殉葬: 词语解释殉葬[ xùn zàng ]⒈  用人或器物陪葬。英be buried alive with the dead;引证解释⒈  用人或器物陪葬。引《礼记·檀弓下》:“陈子车 死於 卫,其妻与其家大夫谋以殉葬。”汉 王充 《论衡·薄葬》:“杀人以殉葬,以快生意。”《宋史·奸臣传四·贾似道传》:“﹝ 似道 ﹞闻 余玠 有玉带,求之,已殉葬矣。”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封三娘》:“因货殉葬之饰,用为资度。”国语辞典殉葬[ xùn zàng ]⒈  用人、俑或器物等陪同死者下葬。也作「陪葬」。引《礼记·檀弓下》:「陈子车死于卫,其妻与其家大夫谋以殉葬。」《宋史·卷四七四·奸臣传四·贾似道传》:「闻余玠有玉带,求之,已殉葬矣!发其冢取之。」英语to bury sth along with the dead, sacrificial grave goods德语mit einem Toten mitbegraben werden (V)​法语être enterré vivant avec un défunt
  • 2、托葬:依附埋葬。
  • 3、落葬: 落葬luòzàng (1) 〈方〉安葬,埋葬 英 bury;inter
  • 4、风光大葬:指举行的隆重葬礼。
  • 5、五不葬: 《葬经》
  • 6、安葬: 安葬ānzàng (1) 埋葬(用于比较郑重的场合) 英 bury;inter
  • 7、自然葬: 自然葬采用特殊木质的骨灰容器,大约半年内即可自然降解,骨灰随之融入大地。整个葬区不建墓基、墓碑和硬质墓穴,只是一片草。
  • 8、祖葬:奠祭送葬。
  • 9、族葬:同一高祖的子孙葬在一块墓地。
  • 10、主葬:葬礼主持人。
  • 11、诏葬:下诏安葬。古代给有勋功大臣的殊荣。
  • 12、鱼葬:犹言葬身鱼腹。
  • 13、移葬: 1.迁葬。
  • 14、野葬: 葬俗之一种。将尸体弃于野外树林中,给鸟兽吃。
  • 15、乡葬:古代谓每乡建一大墓,以葬弃尸。
  • 16、下葬: 下葬xiàzàng (1) 以下列方式处理安葬(尸体):放在土内、放在墓穴或坟墓中、丢进水里或焚化 英 bury;inter
  • 17、洗骨葬:旧葬俗,死者葬后二三年,开棺洗骨,贮瓦瓶内再埋。
  • 18、土葬: 土葬tǔzàng (1) 将尸体放在地面上用土或石块将其掩埋的葬法,或堆起一个土丘置墓于其内的葬法 英 mound burial;burial of the dead in the ground
  • 19、天葬: 天葬tiānzàng (1) 某些民族和宗教处理死尸的方法,把尸体放到旷野或固定葬场让鹰、乌鸦等鸟吃掉 英 celestial burial by which bodies all exposed to birds of prey
  • 20、水葬: 水葬shuǐzàng (1) 把尸体投入水中,让鱼类吃掉的埋葬方法 英 water burial
  • 21、收葬:收殓埋葬。
  • 22、靡葬: 1.厚葬。
  • 23、没葬:埋葬。
  • 24、埋葬: 埋葬máizàng (1) 掩埋尸体 例 他被埋葬在山坡上 英 bury;wreck;wipe off the earth once and for all
  • 25、客葬:葬埋于外地。
  • 拼音zàng
  • 注音ㄗㄤ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AGQA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小篆字形。从“死”,在“茻”(mǎng)中,“一”其中,所以荐之。指人死后盖上草席埋藏在丛草中。荐,草席覆盖。本义:人死用草覆盖埋葬,后用棺木埋入土中)(2) 同本义葬,臧也。——《说文》葬也者,藏也。——《礼记·檀弓》故葬埋敬藏其形也。——《荀子·礼论》赐钱二百万以葬。——《汉书·李广苏建传》分其汤肉葬之。——晋· 干宝《搜神记》而卒葬之。——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衣冠葬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3) 又如:葬堂(为古代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处置死者遗骨的一种方式);葬式(葬礼);葬虞(葬礼和虞祭。虞祭行于葬日,故用“葬虞”借指下葬的日期)(4) 泛指处理尸体的方式 。如:火葬;海葬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