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蕃的词语

  • 1、青蕃: 1.生长繁茂的青草。
  • 2、高蕃:东汉末年袁尚手下魏郡太守。
  • 3、宗蕃: 亦作“宗蕃”。
  • 4、远蕃:远方的藩国﹑藩镇。
  • 5、养蕃:畜养繁殖。
  • 6、下蕃: 1.亦作"下蕃"。 2.王公的封地。 3.指州郡。
  • 7、西蕃:特指吐蕃。 亦作'西藩'﹑'西番'。我国古代对西域一带及西部边境地区的泛称。指印度。 旧时对西洋人的泛称。 我国少数民族普米族的旧称。
  • 8、外蕃:谓属国。
  • 9、土蕃: 即吐蕃。
  • 10、四蕃: 1.四方边境的藩国。 2.四次。
  • 11、守蕃:指王侯驻守其封地。亦指受封为王侯。
  • 12、生蕃:生殖繁衍。
  • 13、南蕃: 1.亦作"南蕃"。 2.犹南疆。 3.南方的屏障。
  • 14、面蕃:谓掌握一方大权。
  • 15、马蕃: 1.马屎。 2.巷名。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
  • 16、六蕃:唐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
  • 17、和蕃: 1.亦作"和蕃"。 2.古指中原王朝与外族﹑外国修好。 3.犹和亲。
  • 18、还蕃: 1.亦作"还蕃"。 2.回到封地。
  • 19、归蕃: 回到封地。
  • 20、称蕃: 1.见"称藩"。
  • 21、车蕃: 1.亦作"车蕃"。亦作"车藩"。 2.车旁的屏蔽。
  • 22、边蕃: 1.亦作"边蕃"。 2.靠近边境的藩国﹑藩镇。
  • 23、八蕃: 1.谓八方蛮夷之地。 2.唐代谓高丽﹑真腊﹑波斯﹑吐蕃﹑坚昆﹑突厥﹑契丹﹑靺鞨为八蕃。
  • 24、陈蕃一室: 形容青年人有远大的志向。出处:《后汉书·陈蕃传》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埽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埽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 25、蕃将:古代特指原为吐蕃人的将领。
  • 拼音fān,fán,bō
  • 注音ㄈㄢˊ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ATOL
  • 五行

基本释义

fān(1) ——吐蕃(Tǔbō)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2) 另见fān;fánfán名,动词(1) 通“藩”(2) 篱落;屏障四国于蕃,四方于宣。——《诗·大雅·崧高》夫蕃篱之鶠,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宋玉《对楚王问》(3) 又如:蕃蔽(屏障);蕃篱(篱笆。引申为屏障)(4) 藩屏;捍卫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国语·楚语下》(5) 又如:蕃杆(藩屏;护卫);蕃辅(捍卫辅助);蕃宣(本指藩篱与垣墙。引申为藩屏护卫);蕃卫(捍卫)(6) 封建王朝分封的侯国 。如:蕃王(封建王朝分封的侯王;蕃岳古代对诸侯王的代称)(7) 颊侧蕃者,颊侧也。——《灵枢经》。张志聪注:“蕃蔽在外。”(8) 通“番”(9) 周代谓九州之外的夷服、镇服、蕃服。后用以泛指域外或外族。如:蕃人(我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蕃舶(海外入境的船舶);蕃国(周代指夷服、镇服、蕃服。建于九州以外的国家)(10) 轮流更替。如:蕃匠(即番匠。唐代轮班到官府工场服役的工匠);蕃变(变迁;变化)(11) 另见fánbō形容词(1) 同本义蕃,草茂也。——《说文》蕃衍盈升。——《诗·唐风·椒聊》庶草蕃庑。——《书·洪范》。传:“滋也。”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荀子·天论》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 徐光启《甘薯疏序》(2) 又如:蕃茂(草木繁盛);蕃茏(草木繁盛);蕃华(盛开的花。比喻青春年华)(3) 众多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宋· 周敦颐《爱莲说》(4) 又如:蕃多(繁多);蕃庶(众多);蕃祉(多福,福泽深厚)(5) 通“繁”。盛 。如:蕃盛(繁荣昌盛);蕃庶(繁荣富庶)(6) 通“皤”。白色周人黄马蕃鬣。——《礼记·明堂位》(7) 又如:蕃马(白马);蕃发(白发)动词(1) 繁殖;增长以蕃鸟兽。——《周礼·大司徒》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桓宽《盐铁论》(2) 又如:蕃孕(蕃衍孳息,生息孕育);蕃育(孳生长育);蕃息(繁盛生长)(3) 另见fān [查看更多]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