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薇的词语
- 1、抱蕙兰芬,吐蔷薇刺: 《新千字文》 杜甫看似满腹牢骚,其实却是抱蕙兰芬,吐蔷薇刺。 成语:抱蕙兰芬,吐蔷薇刺发音:bàohuìlánfénǔqiángwēicì释义:形容文人抱济世之情怀,作刺世之文章。出处:《新千字文》示例:杜甫看似满腹牢骚,其实却是抱蕙兰芬,吐蔷薇刺。
- 2、抱蕙兰芬,吐蔷薇刺: 《新千字文》 杜甫看似满腹牢骚,其实却是抱蕙兰芬,吐蔷薇刺。 成语:抱蕙兰芬,吐蔷薇刺发音:bàohuìlánfénǔqiángwēicì释义:形容文人抱济世之情怀,作刺世之文章。出处:《新千字文》示例:杜甫看似满腹牢骚,其实却是抱蕙兰芬,吐蔷薇刺。
- 3、紫薇: 1.花木名。又称满堂红﹑百日红。落叶小乔木,树皮滑泽,夏﹑秋之间开花,淡红紫色或白色,美丽可供观赏。 2.见"紫微"。
- 4、周薇:据《史记.伯夷列传》载,周武王灭殷,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采薇而食,终于饿死在首阳山。后遂以"周薇"为坚守气节之典。
- 5、薔薇: 蔷薇qiángwēi (1) 蔷薇科。落叶灌木。蔷薇属( Rosa )的一种植物,形体直立、攀援或蔓生,植物茎通常有皮刺,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 (2) 这种植物的花。有单瓣、复瓣之别,色有红、粉红、白、黄等多种,很美丽,初夏开放
- 6、白薇:多年生草本。根状茎丛生。茎直立﹐通常不分枝﹐被灰白色短柔毛。叶对生﹐椭圆形﹐两面均被白色绒毛。夏季开花﹐紫褐色﹐簇生于茎梢叶腋间。根和根状茎入药﹐有清热﹑凉血﹑利尿﹑解毒的功效。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白薇》。
- 7、采薇集: 一个纯天然绿色护肤品牌。
- 8、紫薇舍人: 紫薇舍人即中书舍人。
- 9、白薇圆: 一种药名,主治补调冲任,温暖子宫。
- 10、紫薇省:唐开元元年取天文紫微垣之义,改中书省为紫薇省,中书令为紫微令。省中种紫薇花,故亦称紫薇省。
- 11、紫薇郎: 1.亦作"紫薇郎"。 2.唐代中书舍人的别称。
- 12、薇籽:直立灌木,高1~2米;以薇籽的根、皮或叶入药。在《*辞典》主治:解毒驱虫,接骨,散瘀消肿。治跌打损伤,骨折,蛔虫症,黄疸型肝炎。
- 13、薇客:薇客网的简称,也是薇客网用户的统一昵称。
- 14、薇省:紫薇省的简称。借指中枢机要官署。
- 15、薇垣:唐开元元年改称中书省为紫微省。简称微垣。元代称行中书省为薇垣。明洪武九年改元代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司,亦沿称为薇省或薇垣。清初也称布政司曰薇垣或薇署。故明清时常以薇垣称相当于中书省的中枢机构或布政司。紫微垣的省称。
- 16、薇歌:古代孤竹君之二子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饿且死,作《采薇之歌》。事见《史记.伯夷列传》。
- 17、薇芜:即蘼芜。香草名。
- 18、茹薇:采食野菜。《史记.伯夷列传》:'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因用'茹薇'为隐居不仕之典。
- 19、虎嗅蔷薇:表述爱之细腻。
- 20、野蔷薇: 野蔷薇yěqiángwēi (1) 泛指野生的蔷薇 英 multiflora rose
- 21、蔷薇汤: 编号:49244 名称:蔷薇汤 组成:蔷薇根1两,黄芩1两,当归1两,桔梗1两,黄耆1两,白蔹1两,鼠李根皮1两,大黄1两,芍药1两,续断1两,黄柏1两,葛根1两。
- 22、蔷薇剑: 武功高强的剑客燕南飞枉持一柄蔷薇剑,却甘心情愿作武林恶魔公子羽替身,因此,他虽能诛杀公孙屠等丑类,但是,在大侠傅红雪的快刀之下却难逃公道。
- 23、蔷薇: 蔷薇qiáng wēi 1. 蔷薇科。落叶灌木。蔷薇属( Rosa )的一种植物,形体直立、攀援或蔓生,植物茎通常有皮刺,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 英 rose; 2. 这种植物的花。有单瓣、复瓣之别,色有红、粉红、白、黄等多种,很美丽,初夏开放。
- 24、蔷薇露: 1.即蔷薇水。 2.酒名。
- 25、蔷薇水:香水名。
W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