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蝨的词语
- 1、吃箇蝨子留只脚: 亦作“喫箇蝨子留隻脚”。形容小气;悭吝。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饮食》:“喫箇蝨子留隻脚……今俗又谓分食者曰‘喫箇蝨子留隻脚’,与《小言赋》意同。”参见“吃蝨留大腿”。
- 2、吃箇蝨子留只脚: 亦作“喫箇蝨子留隻脚”。形容小气;悭吝。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饮食》:“喫箇蝨子留隻脚……今俗又谓分食者曰‘喫箇蝨子留隻脚’,与《小言赋》意同。”参见“吃蝨留大腿”。
- 3、狗蝨: 1.一种寄生狗体﹑吸食狗血的虱子,状如胡麻子。 2.胡麻的别名。
- 4、口中蚤蝨: 1.捉虱时或置口中啮杀,故以喻难逃之敌。
- 5、蚤蝨:亦作'蚤虱'。亦作'蚤?'。跳蚤和虱子。亦泛指小害虫。 比喻卑微而令人厌恶者。
- 6、鱼蝨:即鲺。
- 7、蚁蝨: 1.见"蚁虱"。
- 8、头蝨: 头虱tóushī (1) 常见的一种虱子( Pediculus humanus capitis ),寄生于头皮,产卵于头发上 英 head louse
- 9、豕蝨: 1.寄生在猪身上的虱子。
- 10、吃蝨留大腿: 1.亦作"吃虱留大腿"。 2.形容小气,悭吝。
- 11、蝨病:指头虱﹑体虱﹑阴虱等寄生于人体的不同部位所产生的皮肤病。患处很痒﹐体虱并可为传染斑疹伤寒﹑回归热等疾病的媒介。
- 12、蝨蛀: 1.亦作"虱蛀"。 2.指生虱病。
- 13、蝨瘕: 1.同"虱症"。
- 14、蝨子: 虱子shīzi (1) 动物名。寄生在温血动物体上的各种无翅且通常扁平的小昆虫,构成虱目和食毛目。浅黄,或灰白、灰黑色,头小,腹大。吸食血液。能传染疾病 英 louse
- 15、蝨蝨:众多貌。
- 16、蝨目鱼:即遮目鱼。体呈梭形﹐长达1米以上。口小﹐无牙。可食用﹐味美。
- 17、蝨症:指虱子在体内结块的病。
- 18、蝨蝇:一名马虱蝇。体形扁平﹐黄褐色﹐长约二分许。夏季多附于牛马的毛丛中﹐吸食血液。
- 19、蝨蚁:鱼身上生白点或黑点的病症。
- 20、蝨心: 1.亦作"虱心"。 2.虱子的心脏。语出《列子.汤问》:"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絶。"张湛注:"以强弓劲矢射虱之心,言其用手之妙也。"后以"虱心"喻极小的箭靶中心。
- 21、蝨官:指蠹国害民的人或事。《商君书.去强》:"农﹑商﹑官三者,国之常官也;三官者生虱官者六:曰岁,曰食,曰美,曰好,曰志,曰行。"又:"国无礼乐虱官必强……虱官生必削。"一说,官为"害"之形误。高亨注:"虱官义不可通,当作虱害,害﹑官因字形似而误。虱者害人之虫,故谓之虱害。"
- 22、射蝨:谓射艺之精﹐虽微细如虱亦能射中。
- 23、遣蝨:典出《东观汉记.马援传》:"击寻阳山贼,上书曰:'除其竹木,譬如婴儿头多虮虱而剃之,荡荡然虮虱无所复依。'"后称剃去头发为"遣虱"。
- 24、扪蝨:1. 前秦王猛 少年时很穷苦。 东晋 大将 桓温 兵进 关中 时,他去谒见,一面侃侃谈天下事,一面在扪虱,旁若无人。 桓温 见他不凡,问他:我奉天子之命讨逆,“而三 秦 豪杰未有至者何也”? 王猛 说:你不远数千里而来,但“ 长安 咫尺而不渡 灞水 ”,百姓还不知你到底要怎么样,所以不至。 桓温 无言以对。见《晋书·王猛传》。后以“捫蝨”形容放达从容,侃侃而谈。 唐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诗:“披云睹青天,捫虱话良图。” 宋王禹偁 《五哀诗·故国子博士郭公忠恕》:“早佐 襄阴 幕, 汉 鼎入 周 室;失志罢屠龙,佯狂遂捫蝨。” 清石韫玉 《折桂令·自题归来图》套曲:“一个个妙技屠龙,雄谈捫虱,壮志闻鸡。”
- 25、蝨瘤: 1.亦作"虱瘤"。 2.虱子寄生在肌肤上所形成的瘤。
S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