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衆的词语

  • 1、衆人捧柴火焰高: 众多人都往燃烧的火里添柴,火焰就必然很高。比喻人多力量大
  • 2、衆人拾柴火焰高:解释为众多人都往燃烧的火里添柴,火焰就必然很高。比喻人多力量大。
  • 3、衆人捧柴火焰高: 众多人都往燃烧的火里添柴,火焰就必然很高。比喻人多力量大
  • 4、选衆:谓从许多人中选拔人才。语出《论语·颜渊》:“ 舜 有天下,选於众,举 皋陶 ,不仁者远矣。”《晋书·曹志传》:“列藩九服,式序王官,选众命贤,惟德是与。” 南朝梁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选众而举,敦悦斯在。” 宋曾巩 《监察御史制》:“御史持国纪纲,所以纠官邪,齐内外,选众而授,厥惟艰哉!”
  • 5、观衆:观看表演或比赛的人。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一章:“但是恐怕这样复杂的戏剧,也和复杂的人生一样,不是一般观众,一看所能了解的了。” 张天翼 《欢迎会》:“台上的人也瞧着观众。”
  • 6、义衆:精深的含义。
  • 7、国衆:犹言本国民众。《管子·七法》:“贼盗伤国众……众伤,则百姓不安其居。” 宋梅尧臣 《晚泊观斗鸡》诗:“徒然驱国众,曾靡救时难。”
  • 8、余衆:犹残部。《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受降未尽,而 高湖 、 重连 从东南来,与 铜马 餘众合。”《三国志·魏志·袁绍传》:“餘众伪降,尽坑之。”
  • 9、种衆:同一种族的群众。汉蔡邕《难夏育上言鲜卑仍犯诸郡》:“ 鲜卑 种众新盛。”《后汉书·鲜卑传》:“鲜卑 乃率种众三万人诣 辽东 乞降。”
  • 10、离衆:1. 离开众人。 《战国策·赵策一》:“臣愿损功名,去权势,以离众。” 汉王充 《论衡·道虚》:“离众远去,无得道之效,惭於乡里,负於议论。” 2. 与众不同。 晋陆机 《文赋》:“或苕发颖竖,离众絶致。”
  • 11、举衆: 率众。
  • 12、兴兵动衆: 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13、讲衆:听闻讲义的大众;集于讲堂的人众。《梁书·儒林传·崔灵恩》:“出为 长沙 内史,还除国子博士,讲众尤盛。” 唐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章论》:“ 梁高 端拱御历,膺奉护持, 天监 初年,捨邪归正,游心佛理,陶思幽微,於 重云殿 ,千僧讲众,月建义筵,法化通洽。”
  • 14、劳民动衆:动用众多民力去做某件事。《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三》:“经年之輓粟飞芻,继日而劳民动众,常烦漕运,不给供须。” 明李贽 《复麻城人书》:“能使 西夏 叛卒不敢逞,能使叛卒一起即扑灭,不至劳民动众。”
  • 15、贼衆:众贼人,贼徒们。三国魏缪袭 《魏鼓吹曲十二曲·克官渡》:“贼众如犬羊,王师尚寡沙塠傍。” 宋王禹偁 《前普州刺史康公预撰神道碑》:“时 师雄 虽死,贼众尚有万人。”《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望见贼众拥护着银鞘慌忙的前走。”
  • 16、惊师动衆: 亦作“惊群动眾”。惊动众人。明 袁宏道《与黄平倩书》:“凡事只平常去,不必惊羣动众。”《红楼梦》第四五回:“只怕燕窝我们家里还有,与你送几两,每日叫丫头们就熬了,又便宜,又不惊师动众的。”
  • 17、會衆: ①到会的人;参加开会的人。
  • 18、衆香: 1.多种香气。亦指各种名香。 2.众香国的省称。
  • 19、衆珍: 1.各种美味。
  • 20、衆疾: 1.种种毛病。
  • 21、衆曲: 1.诸邪恶之人。
  • 22、衆贤:1. 众多的贤人。 汉东方朔 《非有先生传》:“寡人获先人之功,寄於众贤之上,夙兴夜寐,未尝敢怠也。” 晋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詵詵众贤,千载一遇。” 南朝宋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应瑒》:“晚节值众贤,会同庇天宇。” 宋石介 《庆历圣德颂》:“众贤之进,如茅斯拔;大姦之去,如距斯脱。” 2. 谓使贤才增多。《墨子·尚贤上》:“故大人之务,将在於众贤而已。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
  • 23、衆视:1. 众人的眼力。《吕氏春秋·用众》:“以众视无畏乎 离娄 矣,以众知无畏乎 尧舜 矣。” 2. 众人的观瞻。 南朝宋颜延之 《庭诰》:“言不入於高听,人见弃於众视。”
  • 24、衆然:犹纵然。
  • 25、衆费:诸项费用。《宋书·庾悦传》:“且属县凋散,亦有所存,而役调送迎,不得休止,亦谓应随宜并减,以简众费。” 南朝梁武帝 《霸府禁奢令》:“自非可以奉粢盛,脩紱冕,习礼乐之容,缮甲兵之备,此外众费,一皆禁絶。”
  • 拼音zhòng
  • 注音ㄓㄨㄥ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LTI

基本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