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袒的词语

  • 1、不左右袒:左右袒:露出左右臂。不偏不倚,保持中立
  • 2、左右袒: 左右袒zuǒyòutǎn (1) 偏袒某一方面。参看“左袒” 英 take sides with; be partial to
  • 3、左袒: 左袒zuǒtǎn (1)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当权,培植吕姓的势力,吕后死,太尉周勃夺取吕氏的兵权,就 在军中对众人说:“拥护吕氏的右袒(露出右臂),拥护刘氏的左袒。”军中都左袒。后来管偏护一方叫左袒 英 take sides with (2) 在案件中倾向于赞同某一方或问题的某一面的 英 be partial to
  • 4、右袒: 右袒yòutǎn (1) 对一方偏向、袒护 英 show partiality for
  • 5、羞袒: 1.古时汗衣的别名,即贴身背心。
  • 6、膝袒:膝行肉袒。表示投降请罪。
  • 7、徒袒:赤脚露体。
  • 8、散袒:逍遥自在。
  • 9、三袒:古丧礼。谓居丧时三度袒露上体以示哀。
  • 10、曲袒: 偏袒。
  • 11、露袒:袒衣露体。
  • 12、衩袒:谓不拘礼仪只穿便服,或袒衣露体。
  • 13、肉袒膝行:肉袒:光着身子;膝行:双腿跪着向前挪动。脱衣裸体,双腿跪着向前挪动,以示顺从降服或认罪。
  • 14、袒领服: 唐朝时一种半袒胸的襦,衣料为纱罗制品,当时人们形容为“慢束罗裙半掩胸”、“参差羞杀雪芙蓉”、“绮罗纤缕见肌肤”等,下配以长裙,充分体现了唐代女子的婀娜身姿和自然之美。
  • 15、袒胸露臂: 袒胸露臂tǎnxiōng-lùbì (1) 露出胸脯和手臂 英 expose one's neck and shoulders
  • 16、袒踊:袒左与跳踊。古代丧礼仪节。
  • 17、袒跣: 1.谓脱袜赤足。古人致敬谢罪的一种礼节。 2.表示对神灵的虔诚。 3.袒胸赤足。
  • 18、袒帻:谓头包发巾而不戴冠。
  • 19、袒服:即僧却崎。僧尼五衣之一。为一种覆肩掩腋衣。唐时亦称掩腋。
  • 20、袒肉: 1.谓脱去上衣,裸露肢体。古人谢罪或祭祀时的一种表示。
  • 21、袒左:古行礼时,袒出上衣之左袖,以左袖插入前襟之右,而露出裼衣;或袒所有衣服之左袖,而露出左臂。古代凡礼事皆左袒。
  • 22、袒谪:露出皮肉挨打。
  • 23、袒臂: 1.袒衣露臂。 2.袒露右臂。佛教徒表示恭敬的一种方式。
  • 24、袒右: 1.脱去右袖,露出右臂。古代罪人受刑的标志。 2.脱去右袖,露出右臂。古时表示参加起事的标志。 3.汉吕后死,太尉周勃入北军,"行令军中曰:'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军皆左袒。"周勃遂率兵尽杀吕党。事见《史记.吕太后本纪》。后遂以"袒右"表示对旧势力的拥护。
  • 25、袒开: 1.袒露解开。 2.毫无掩饰地敞开。
  • 拼音tǎn
  • 注音ㄊㄢ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PUJG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衣,旦声。本义:绽开)(2) 同本义袒,衣缝解也。——《说文》(3) 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乃右肉袒于庙门之东。——《仪礼·遂觏礼》劳毋袒。——《礼记·曲礼》袒右。——《史记·陈涉世家》袒胸露乳。——明· 魏学洢《核舟记》(4) 又如:袒臂(袒露胳膊。表示奋发、激昂或愿意归降);袒肉(脱去上衣,裸露肢体。古人谢罪或祭礼时的一种表示);袒肩(袒膊。袒露右肩);袒开(袒露解开)(5) 古代行礼时脱去上衣的左袖,露出裼衣于是汉王为义帝发丧,袒而大哭。——《汉书·高帝纪》(6) 又如:袒左(古代行礼时,袒出上衣之左袖,以左袖插入前襟之右,而露出裼衣,或袒所有衣服之左袖,而露出左臂。古代凡礼事皆左袒);袒免亲(指五服以外的远亲);袒哭(袒左痛哭。古代哀悼死者的一种表示);袒裘(谓在君之侧袒出正服、裼衣、皮衣的左袖而露出中衣。是一种违礼不敬之举);袒裼(脱去上衣左袖,露出内衣)动词(1) 表白 。如:袒开(毫无掩饰地敞开);袒荡(垣率,不做作)(2) 偏袒 。如:袒庇(袒护包庇);袒护 “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