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褐的词语
- 1、熟褐:为绘画颜料的一种颜色学名,即咖啡色。
- 2、旅褐:犹旅衣。
- 3、緼褐:1. 犹缊袍。泛指贫者所服粗陋之衣。 晋葛洪 《抱朴子·祛惑》:“譬如假穀於 夷齐之门,告寒於 黔娄 之家,所得者不过橡栗緼褐,必无太牢之饍、锦衣狐裘矣。” 晋陶潜 《祭从弟敬远文》:“冬无緼褐,夏渴瓢簟。” 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若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藜羹緼褐,我自欲之。” 2. 指贫寒者。《晋书·文苑传·王沉》:“是则袞龙出於緼褐,卿相起於匹夫。”
- 4、剪发披褐:剪发:剪掉头发,指削发为僧;褐: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比喻剪发为僧。
- 5、縚褐: 犹布衣。借指平民。
- 6、氀褐: 1.亦作"氀褐"。 2.古代一种较粗的毛织物品。
- 7、缁褐: 1.僧人之服。 2.借指僧侣。
- 8、砖褐:一种像砖一样的黄黑颜色。
- 9、珠子褐:颜料名。
- 10、赭褐:栗壳色。
- 11、毡褐: 1.见"毡毼"。
- 12、旃褐:指粗衣。
- 13、褞褐: 1.破旧的以乱麻旧絮充内的袍子。
- 14、羽褐: 1.毛羽织的粗布。 2.道士的衣服。亦指道士。
- 15、幽褐:谓幽居贫困之士。
- 16、拥褐:穿着粗布衣服。
- 17、衣褐:泛指粗布衣服。
- 18、野褐:粗布衣服。指平民。
- 19、无褐: 1.没有粗劣短衣。形容贫苦。
- 20、缊褐:缊:旧棉花,乱麻。褐:粗布衣服。瓢:饮水用具。箪:盛饭的竹器。身上穿粗布衣服。饮食用的是瓢、箪。形容生活非常清苦。
- 21、韦褐:韦带褐衣。借指贫贱之人。
- 22、委褐: 脱去民服。谓作官。
- 23、驼褐: 用驼毛织成的衣服。
- 24、脱褐:脱去粗衣。喻脱离寒贱。亦指妓女从良。
- 25、兔褐: 1.兔毛布。 2.黄黑色。以其色似褐兔,故名。
- 拼音hè
- 注音ㄏㄜˋ
- 笔划14
- 繁体褐
- 五笔PUJN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衣,曷声。本义:用粗麻织成的袜子)(2) 同本义褐,编枲袜。——《说文》。段玉裁注:“取未绩之麻,编之为足衣,如今草鞵之类。”(3) 指粗布或粗布衣;最早用葛、兽毛,后通常指大麻、兽毛的粗加工品,古时贫贱人穿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诗·豳风·七月》。郑玄笺:“褐,毛布也。”从者衣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4) 又如:褐巾(用粗布缝成的头巾);褐衣(粗布衣。借指平民);褐衫(粗布衣);褐夫(穿粗布衣服的人。指贫贱的人)(5) 卑贱的人旨酒一盛兮,余与褐之父睨之。——《左传·哀公十三年》。杜预注:“褐,寒贱之人。”形容词黄黑色 。如:褐煤;褐铁矿 [查看更多]
H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