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襄的词语
- 26、襄陵:1.水势浩大,漫过山陵。 2.晋襄公陵墓。
- 27、襄事:成事。语出《左传.定公十五年》:'葬定公,雨,不克襄事。'杜预注:'雨而成事,若汲汲于欲葬。'后因以称下葬。泛指办成事情。 帮助办事。
- 28、襄赞:辅佐帮助。
- 29、襄助:(书)(动)辅助;帮助:鼎力~。
- 30、夏水襄陵: 夏天江水漫上山陵。
- 31、宋襄之仁:指对敌人讲仁慈的可笑行为。
- 32、宋襄公:(?-前637)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名兹父。齐桓公死后,与楚国争霸,曾被楚国拘押。公元前638年伐郑,与救郑的楚兵战于泓水(今河南柘城西北)。面对强大的楚兵,他愚守“仁义”,等待楚兵渡河列阵后再战,结果大败受伤。次年伤重而死。
- 33、顷襄:指战国楚顷襄王。
- 34、磬襄:古人名。
- 35、七襄:1.谓织女星白昼移位七次。 2.指织女星。3.指精美的织锦。 4.谓反复推敲。 5.指反复推敲写成的诗文。
- 36、襄阳礮: 炮名。元 攻 襄阳 时所用之炮。回回 人 亦思马因 造。《说郛续》卷五引 明 王祎《逐鹿记》:“又设襄阳礮,著物无不糜碎,礮风著人皆死,城中震恐。”参阅《元史·亦思马因传》、《明史·兵志四》明 董毅《碧里杂存·连子弩》。
- 37、米襄阳: 1.指宋代书画家米芾。芾襄阳人,因称。明徐祯卿有《从吴学士侄奎观摩米襄阳山水图并学士题识》诗。
- 38、襄王梦:传说楚王游高唐,梦见巫山神女"愿荐枕席","王因幸之"。神女化云化雨于阳台。见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神女赋》序。后遂以"襄王梦"为男女欢合之典。
- 39、孟襄阳: 1.即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襄州襄阳人,故称。
- 40、夔襄:夔与师襄的并称。夔,舜时乐官;师襄,春秋鲁乐官。
- 41、劻襄:辅佐。劻,同'匡'。
- 42、匡襄:辅佐帮助。
- 43、怀襄:谓洪水汹涌奔腾溢上山陵。
- 44、怀山襄陵:谓洪水汹涌奔腾溢上山陵。
- 45、襄樊: 襄樊Xiāngfán (1) 湖北省地级市。市区面积20平方公里,人口31万。以轻纺为主的湖北省重要工业城市。位于湖北西北部、汉丹、襄渝、焦枝铁路的交汇点,临汉水,为重要水陆交通枢纽 英 Xiangfan
- 46、襄樊市:在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汉丹、焦枝、襄渝三铁路交会境内。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南襄隘道”门户,向为鄂北及豫、陕两省南部的交通重镇和经济中心。1949年始设市。人口63.2万(1995年)。名胜古迹有襄阳城、夫人城、米公祠、习家池等。
- 47、楚襄: 1.指战国时楚襄王。 2.楚地襄阳。泛指楚地。
- 48、襄办:帮助办理。
- 拼音xiāng
- 注音ㄒㄧㄤ
- 笔划17
- 繁体襄
- 五笔YKKE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据金文,“襄”是手拿农具在地里挖一个个小洞,放进种子,再盖土。《说文》称“解衣耕”。本义:解衣耕地)(2) 同本义。襄,汉令:解衣耕谓之襄。——《说文》辟地为襄。——《周书·谥法》(3) 助理,佐治思日赞赞襄哉。——《书·皋谟》必纳王妃,以襄内政。——《三国演义》(4) 又如:襄成(辅助成为);襄助(辅佐;帮助);襄事(帮助办事);襄办(帮助办理);襄赞(辅佐帮助)(5) 成就,完成不克襄事。——《左传·定公十五年》。注:“成也。”刘院既知此事颠末,又与公同心,必能共襄大事。—— 明· 张居正《答王鉴川计贡事利害》(6) 又如:襄事(成事);共襄义举(7) 仰,上举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书·尧典》以乐乘为武襄君。——《史记·赵世家》。正义:“举也,上也。”(8) 驾;驾车的马两服上襄。——《诗·郑风·大叔于田》襄,驾也。——《尔雅》形容词(1) 高的襄岸夷涂。——《文选·张衡·西京赋》(2) 又如:襄岸(高岸) [查看更多]
X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