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议的词语

  • 1、正议: 公正的言论。 谓秉正发表议论。
  • 2、议和菜: 平时人们重视“口彩”,就尽量避讳说“蒜”字。
  • 3、福利争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用人单位用于帮助职工及其家属和举办集体福利事业的费用发生的劳动争议。
  • 4、代议员: 人民会议代议员,朝鲜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最高人民会议代表。
  • 5、上议院: 某些国家两院制议会的组成部分。议员由选举产生或由国家元首指定,任期一般较长,有的终身任职,也有世袭的。上议院享有立法权和监督行政权。名称各国叫法不一,如英国叫贵族院,美国、法国、日本叫参议院,瑞士叫联邦院等(跟“下议院”相对)。
  • 6、下议院: 两院制议会的组成部分。原是英国议会中的平民院的别称,后来泛指两院制中议员按人口比例或选区选举产生的议院,如美国的众议院,法国的国民议会,荷兰的二院等(跟“上议院”相对)。也叫下院。
  • 7、动脑会议: 可自由发想,不受限制的讨论会议。
  • 8、书面复议:以书面形式进行重新审查。
  • 9、臣附议: 中国古代大臣在君王面前同意或认同其他臣子所提出的提议,作为共同提议人。
  • 10、银河议会:后称为帝国议会,是银河共和国还有新共和国的最高立法机关。
  • 11、物议: 物议wùyì (1) 众人的议论,多指非议 例 止息物议 例 不屑物议。——《南史·谢几卿传》 例 [李]泰每为之先拜,圭亦以师道自居,物议善之。——《唐书·王圭传》 英 criticism from the people
  • 12、八不思议:佛学术语,又称阿难八不思议。
  • 13、不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可用来形容人、事、思想、行动、品质等。
  • 14、独持异议: 独自持有和他人不同的意见。
  • 15、直议: 1.直率议论。 2.正直的言词。
  • 16、执议:谓坚持某种意见。
  • 17、切切私议:切:通“窃”;切切:暗中,私下。指私下小声说话。
  • 18、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 1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或“人民政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年举行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制订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 年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 20、画地为牢,议不入: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21、政议: 严正批评。政,通“正 ”。 关于政事的讨论。
  • 22、主议:犹决策。
  • 23、指议: 指摘议论。
  • 24、制议:谓安排妥当,使各得其宜。
  • 25、众议:众人的议论。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YYQY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言,义声。本义:商议,讨论)(2) 同本义议,语也。——《说文》议,谋也。——《广雅》。按,谓论事之宜。唯酒食是议。——《诗·小雅·斯干》法而不议。——《荀子·王制》赵王悉召群臣议。——《史记》(3) 又如:议计(商议合计);议妥(商量妥当);议婚(商谈联姻之事)(4) 评议是非议论证据古今。——韩愈《柳子厚墓志铭》(5) 又如:议勋(评议功勋);议语(谈论)(6) 选择乃议侑于宾。——《仪礼·有司彻》。注:“犹择也。”(7) 又如:议才(选拔人才)(8) 议处;议罪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司马迁《报任安书》(9) 又如:议状(论罪定刑的文书);议处(清制对有过失的官吏,交吏部拟定处罚办法);议惩(评议罪刑给予惩处);议刑(议罪以定刑)(10) 议论,特指议论政事故圣人议多少论厚薄为之政。——《韩非子·五蠹》大功言而不议。——《礼记·闲传》(11) 通“仪”(yí)。忖度议之而后动。——《易·系辞上》昔先王议事以制。——《国语·郑语》。王引之云:“议,读为仪。”博学不可使议世。——《墨子·非儒》。王念孙云:“仪,议古字通。”名词(1) 意见、看法、判断或评价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资治通鉴》(2) 又如:议计(意见和计策);议论风生(比喻能言善道,语辞生动有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