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诈的词语

  • 101、诈谞:狡诈的计谋。
  • 102、诈现:谓假装出某种样子。
  • 103、崄诈:险诈。阴险奸诈。
  • 104、陷诈: 1.陷害诈骗。
  • 105、险诈: 险诈xiǎnzhà (1) 阴险狡诈 英 sinister and crafty
  • 106、诈诬:欺诈诬妄。
  • 107、诬诈: 1.诬陷讹诈。
  • 108、威诈: 淫威和奸诈。
  • 109、僞诈:欺诈。 《韩非子·奸劫弑臣》:“是以左右近习之臣,知伪诈之不可以得安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齐 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 鲁迅 《破恶声论》:“吾未絶大冀於方来,则思聆知者之心声,而相观其内曜。内曜者,破黮暗者也;心声者,离伪诈者也。”
  • 110、诈伪:弄虚作假﹐伪装假冒。巧诈虚伪。
  • 111、乘伪行诈:指弄虚作假。
  • 112、伪诈:欺诈。
  • 113、诈妄:欺诈诬妄。
  • 114、诈罔:欺罔。
  • 115、诈慝:奸诈邪恶。
  • 116、贪诈:贪婪狡诈。
  • 117、诈态:奸诈邪恶。态﹐通"慝"。
  • 118、态诈:巧伪欺诈。
  • 119、唆诈:教唆哄骗。
  • 120、诈筭:诡诈的计谋。
  • 121、肆诈: 1.肆行诈骗。
  • 122、诈输:假装失败。
  • 123、诈败佯输:假装失败,引人上当。
  • 124、佯输诈败:谓故意败阵。
  • 125、诈施:犹巧施。
  • 拼音zhà
  • 注音ㄓㄚ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THF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言,乍声。从言,说明与言论有关。本义:欺骗)(2) 同本义诈,欺也。——《说文》诈,伪也。——《尔雅》匿行曰诈。——《荀子·脩身》有掎挈伺诈。——《荀子·富国》繁战之君,不足于诈。——《吕氏春秋·义赏》无功伐而求荣富,诈也。——《吕氏春秋·务本》相如度 秦王特以诈佯为予 赵城,实不可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禽兽之变诈。——《聊斋志异·狼三则》(3) 又如:诈端(讹诈的理由);诈掯(敲诈勒索);诈哄(欺骗);诈伪(欺骗);诈力(诈术与暴力);诈人(专务诈欺作伪的人)(4) 假装;冒充诈自称公子。——《史记·陈涉世家》乃诈称公子。诈云欲降。——《资治通鉴》(5) 又如:诈酒三分醉(喝酒不多却装做醉酒);诈使命(假使节;伪装的使节);诈允(假装允诺);诈狂(假装颠狂);诈死(假装死去);诈痴不颠(假装痴呆)(6) 用语言试探,诱使对方露真情谁不知道李十太爷是能事的!把我一诈,就吓毛了!——《红楼梦》(7) 又如:他是拿话诈我形容词(1) 体面;俊俏打扮的身子儿诈,准备着云雨会巫峡。——《西厢记》(2) 矜夸;神气只待要弄柳拈花,马儿上扭捏着身子儿诈。——元· 郑廷玉《看钱奴买冤家债主》(3) 不诚实;虚伪先诈力而后仁义。——贾谊《过秦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