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谦的词语

  • 1、谦受益,满招损:谦:谦逊,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
  • 2、出则谦谦以自悔: 离开时要谦冲内敛。
  • 3、于谦: 词语解释⒈  明代大臣。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永乐进士。为官清廉耿直,土木之变后,任兵部尚书,拥立景帝,反对南迁,并调集大军在北京城外击退瓦剌军。次年,瓦剌首领也先释放英宗,他仍努力整顿军队,加强训练以防备瓦剌。1457年,英宗发动政变,重登帝位,他被诬陷,惨遭杀害。万历年间平反昭雪,谥忠肃。
  • 4、满招损,谦受益: 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
  • 5、履谦:谓行谦让之德。
  • 6、黄公好谦:急公好义 jígōng-hàoyì[public-spirited;be zealous for common weal] 热心公益,乐于助人
  • 7、林祥谦:林祥谦(1892年10月19日—1923年2月7日),福建闽侯尚干人,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者。
  • 8、自谦: 自谦zìqiān (1) 自抱谦逊态度 例 自谦之辞 英 be modest;be self-effacing
  • 9、执谦:保持谦逊。
  • 10、赵之谦: (1829-1884)清代篆刻家、书画家。初字益甫,号冷君,改字b026叔,号悲庵、无闷,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咸丰举人。官至南城知县。精篆刻,吸取古钱币、瓦当等文字入印。善以魏碑笔势写行书,亦工篆、隶。擅画花卉果蔬,笔墨厚畅,色彩浓艳。著有《补寰宇访碑录》、《悲庵居士诗剩》。
  • 11、逊谦:谦虚恭谨。
  • 12、退谦:犹谦退。
  • 13、推谦:推辞谦让。
  • 14、守谦:保持谦逊的态度。
  • 15、柔谦: 1.柔和谦逊。
  • 16、让谦: 1.谦让。
  • 17、流谦: 汉·刘向《说苑•敬慎》:“夫天道毁满而益谦,地道变满而流谦。”后以“流谦”谓极其谦抑。
  • 18、撝谦:谓施行谦德。泛指谦逊。
  • 19、和谦:和蔼谦虚。
  • 20、鸣谦接下:鸣谦接下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míng qiān jiē xià。
  • 21、钱谦益: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
  • 22、劳谦君子: 指勤劳且谦虚的君子。
  • 23、满招损谦受益: 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
  • 24、者者谦谦:和和气气﹑唯唯诺诺的样子。
  • 25、一谦四益: 《易•谦》:“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后以“一谦四益”谓谦虚能使人得到很多益处。
  • 拼音qiān
  • 注音ㄑㄧㄢ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YUVO
  • 五行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言,兼声。本义:谦虚,谦逊) 同本义谦,敬也。——《说文》。按,侧重于内心上的恭顺谨慎。谦,逊让也。——《玉篇》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又,谦者,德之柄也。——《易·系辞》谦谦君子,用涉大川。——《易·谦》皆谦而礼交之。——《史记·魏公子列传》谦得益。——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非苟为谦。——清· 刘开《问说》(2) 又如:谦洽(谦虚和蔼);谦光(虽谦抑而辉光益显);谦冲(谦虚);谦克(谦逊自制);谦厚(谦逊温厚)动词(1) 通“嫌(xiān)”。嫌疑贵而不为夸,信而不处谦。——《荀子·仲尼》(2) 丧失爵位不谦,田宅不亏。——《逸周书·武称》(3) 假借为“兼”。同时具备若干方面齐君由谦杀之恐不辜。——《墨子·明鬼下》(4) 通“慊”。满足此之谓自谦。——《礼记·大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