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谮的词语

  • 1、诼谮:造谣诬陷。
  • 2、椓谮: 1.攻讦,谗毁。
  • 3、交谮:共进谗言。
  • 4、飞谮:突然而来的诬陷之词。
  • 5、谮说: 1.谗言。
  • 6、谮虐: 1.谗害。
  • 7、谮恶: 1.进谗言毁谤。
  • 8、谮短: 1.诋毁指摘。
  • 9、谮人: 1.谗毁他人。 2.谗毁他人的人。
  • 10、谮杀: 1.谓进谗言杀害。
  • 11、谮下谩上:谗毁下级﹐欺谩上级。
  • 12、谮愬: 亦作“谮诉”。
  • 13、谮言:毁谤的言语。
  • 14、冤谮:犹冤谗。
  • 15、蝎谮:指从内部发生的谗言。
  • 16、诬谮: 1.进谗诬陷。
  • 17、谮慝:诬蔑毁谤。
  • 18、谮訴:1.亦作'谮诉'。2. 谗毁攻讦。
  • 19、谮诉:说别人的坏话,诬陷,中伤:谮言。
  • 20、谮讼: 1.诋毁和讼争。
  • 21、谮润: 1.日积月累的谗言。语本《论语.颜渊》﹕"浸润之谮。"
  • 22、谋谮:进谗言陷害。
  • 23、媒谮: 1.亦作"媒谮"。 2.谓借故进谗诬陷人。
  • 24、靖谮庸回: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口是行非。
  • 25、浸润之谮:比喻暗中诽谤别人的坏话。
  • 拼音zèn
  • 注音ㄗㄣ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YAQJ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言,赞(zǎn)声。本义: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 同本义谮,谗也。——《玉篇》彼谮人者,谁适与谋?——《诗·小雅·巷伯》夫人谮公于齐侯。——《公羊传·庄公元年》。注:“如其事曰诉,加诬曰谗。”浸润之谮。——《论语·颜渊》处非道之位,被众口之谮。——《韩非子·奸劫弑臣》因谮其( 李岩)欲反。——《明史》(2) 又如:遭谮(遭到诽谤谗害);谮语(谗言;说别人的坏话);谮人(诬谗他人);谮害(进谗言伤害) [查看更多]